课件编号16919465

5.3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课件(共62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445394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62张,课件,必修,地理,高中,2019
  • cover
(课件网) 导入 五年规划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顶层设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发展战略、发展模式的主要表现形式。我国从1953年开始制定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从“十一五”起,“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一字之差,反映了一 个历史性的变化。说说五年规划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 什么变化?你能说出我国的一两项国家发展战略吗? 如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可持续发展等。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第三节 建设主体功能区 01 CONTENTS 目 录 阅读课本109—112页,完成下列问题 1.主体功能区的概念、理论依据和规划目的 2.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原因) 3.我国主体功能区的划分(类型) 建设主体功能区 定义及建设目的 定义: 一个地区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被称为主体功能。 人们依据主体功能划分的区域,就叫主体功能区。 建设主体功能区 目的:促使区域发展由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依据主体功能因地制宜、有序开发。 理论依据:生态文明理念/科学发展观 中国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 分级类型分布图 地理背景 建设主体功能区 适宜开发的土地少 耕地和已有建设用地 可开发土地<<全国土地总面积3% 除去 适宜开发的国土面积少,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区域差异明显 水资源量 m /人 3000 1500 1000 500 中国人均可利用水资源分布图 地理背景 建设主体功能区 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大规模开发 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少且分布不均 不利于 根据沙漠化、土地侵蚀、石漠化分布图,以公里网络为单元的经单要素及综合的生态脆弱性评估得出 数据来源:中国科学院 中国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地理背景 建设主体功能区 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大规模扩展面积来发展 工业化和城镇化 中度以上 生态脆弱区域 不适宜 国土地总面积50% > 应 提高已开发区域 的空间利用率 √ 地理背景 建设主体功能区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协调 缩小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 2010年中国单位面积生产总值分布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以公里网格为单元经空间插值分析得出 数据来源:中国科学院 √ 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划分依据:地理国情和国土开发状况) 建设主体功能区 主体功能区 优化开发区域 重点开发区域 限制开发区域 禁止开发区域 地域类型 城镇化地区 农产品主产区 重点生态功能区 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区 主体功能 提供工业产品和服务产品 提供农产品 提供生态产品 提供生态和休憩产品、精神财富 中国主体功能区分类示意 主体功能区的划分 建设主体功能区 01 优化开发区域(如:珠江三角洲地区) 问题 特点 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以达到饱和 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镇体系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强 措施: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群协调发展。 主体功能区的划分 建设主体功能区 02 重点开发区域(如:兰州———西宁地区) 不足 特点 开发基础较弱 有一定经济基础,人口较为密集,城镇体系初步形成 未来开发潜力大,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极。 主体功能区的划分 建设主体功能区 03 限制开发区域(分两类:农产品主产区 和 重点生态功能区) 02重点生态功能区 01农产品主产区 生态环境脆弱,需将保护和修复环境放在首位 耕地较多,农业发展条件好,需保障我国农产品供给安全 限制 大规模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 主体功能区的划分 建设主体功能区 04 禁止开发区域(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等) 散布于 重点开发区域 优化开发区域 限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