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927304

【新课标】1.2 在社会中成长 课件(23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3次 大小:75002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新课标,社会,成长,课件,23张,ppt
  • cover
(课件网)    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的阿拉斯加州,护林员发现了一个吃狼奶长大的女孩劳拉。这个8岁的女孩具备明显的动物习性和狼的特点:生吞食物,四肢爬行,喜暗怕光,白天总是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夜间则四处爬行,凌晨像狼一样嚎叫,给她穿衣服她会粗野的撕掉,不会说话,没有人的理性。小劳拉后来被送到美国心理改造中心。经过18个年头逐渐融入社会的艰苦训练和学习,劳拉才逐步恢复人性,最终还上了大学。 思考: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新课导入: 这个故事说明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都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只有社会化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只有在与社会其他人的交往中,人才能真正地成长和发展起来。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1.2 在社会中成长 1.政治认同: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增进关心社会的情感,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道德修养: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初步培养学生亲社会的意识。 3.法治观念: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4.健全人格: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5.责任意识: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养成亲社会行为,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重点: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感受和认识社会生活。 教学难点:培养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 1.什么是社会化? 3.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主要表现是什么? 4.我们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学习目标: 2.个人成长与社会有何关系? 5.我们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父母的抚育 同伴的帮助 老师的教诲 社会的关爱 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知识不断丰富 能力不断提高 规则意识不断增强 价值观念日渐养成 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P7相关链接) 生物人 社会人 刚出生的人,仅仅是生理特征上具有人类特征,但还不具备人的品质。通过学习社会知识、从生物人变成社会人,完成了人的社会化。 1.什么是社会化? 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吃 穿 行 精神生活 ②我们的衣食住行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06 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个人成长与社会有何关系? 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②我们的衣食住行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二、养成亲社会行为 思考:他们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 亲社会行为 二、养成亲社会行为 生死瞬间,冰湖救人:2022年12月31日下午,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张鑫圆和家人到乳山市河滨公园散步,看到一位老人在冰窟窿里扑腾、呼救。她来不及多想,踏上薄薄的冰面去施救。冰面不堪负重破裂,张鑫圆也坠入冰冷的湖水中。她冷静地将头浮出水面,和闻声赶来的群众一起,合力把老人救上岸。 82岁老人坚持义务理发54年: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赵晓凤,今年82岁,东营市辛店街道萃苑社区晓凤义务理发室志愿服务队队长。她坚持义务理发54年,建起18家理发室,带动志愿者300余人,服务群众10万余人次,极大地方便了周边群众和环卫工人等。为了激励志愿者多献爱心,赵晓凤和志愿者们用红豆做纪念,每义务理一次发,就存起一颗红豆。目前已经积攒了超过10万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