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938404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123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师大,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 cover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第五节《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主要内容是关于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本概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他们对加减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概念。 2. 能够运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重点: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概念及其运用。 难点:运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并且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加减法运算。他们对数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但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中可能存在一些困难。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和方法。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1. 老师与学生互动,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例如,问学生10以内的数有哪些,让他们举例子。 2. 引导学生思考,提问:如果现在有3个苹果,再加上2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请学生回答。 第二环节:概念讲解与示范 1. 老师向学生介绍连加的概念。例如,连加就是把两个或多个数加在一起,得到一个总数。 示范:老师拿出3个苹果,再拿出2个苹果,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然后,老师写下算式:3 + 2 = 5,并解释每一步的操作。 2. 老师向学生介绍连减的概念。例如,连减就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一个差。 示范:老师拿出6个苹果,然后拿走4个苹果,让学生数一数,还剩下多少个苹果。然后,老师写下算式:6 - 4 = 2,并解释每一步的操作。 3. 老师向学生介绍加减混合的概念。例如,加减混合就是同时使用加法和减法进行运算。 示范:老师拿出4个苹果,再加上2个苹果,然后减去1个苹果,让学生数一数,一共剩下多少个苹果。然后,老师写下算式:4 + 2 - 1 = 5,并解释每一步的操作。 第三环节:练习与巩固 1. 分发练习册,并指导学生完成相关练习。例如,让学生计算并填写空白处的算式。 练习题示例: a) 2 + 3 = ___ b) 5 - 1 = ___ c) 4 + 2 - 1 = ___ d) 6 - 2 + 1 = ___ 2. 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例如,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出题,然后交换题目进行解答。 3.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解题方法,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第四环节:拓展与应用 1. 提供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运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方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例如: a) 小明有7个糖果,他吃掉3个,然后又得到2个,最后又吃掉1个。请问他现在还剩下几个糖果? b) 小红有8个铅笔,她借给小明4个,然后又借给小李3个,最后又借给小华2个。请问她现在还剩下几个铅笔? 2. 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不同的解题思路,并展示他们的解题方法。 六、板书设计: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概念 示例:3 + 2 = 5 6 - 4 = 2 4 + 2 - 1 = 5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概念,并通过实例和练习巩固和拓展他们的运算能力。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能够初步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方法。然而,部分学生在运用方法解题时仍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和巩固。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例和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