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956149

教科版(2017秋) 三年级上册1.8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52次 大小:4320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科,发生了,练习,同步,变化,什么
  • cover
一.水 8.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同步练习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 一、填空题 1.把纸撕碎,( )产生新物质。 2.物体可以分为固体、( )和( )三种类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属于( )。 3.把压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发现乒乓球会恢复原状。这说明乒乓球内的气体具有“( )”的性质。 4.我们知道水的液态和固态能相互转化如( )、( )。 5.妈妈把面片切成面条,面条和原来的面片( )( “是”或“不是”)同一种物质。妈妈把面团烤成面包,烤熟的面包和原来的面团( )(“是”或“不是”)同一种物质。 二、选择题 6.下列哪些变化使构成物体的物质发生了改变?( ) A.把橡皮切成小块 B.把铁丝弯折 C.蚊香燃烧后变成灰 7.水在自然界里( )。 A.循环运动 B.循环运动永不停息 C.越来越少 8.小芳把一整块橡皮泥捏成各种小动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形状发生变化 B.大小发生变化 C.变成其他物质 9.生活中( )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A.大部分 B.少部分 C.所有的 10.水的三种形态可以相互转化,但物质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下列物体的变化与水的三态变化不同的是( )。 A.用纸折纸飞机 B.用橡皮泥捏小猪 C.用打火机点燃纸 11.木料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使用,下面木料使用时产生了新物质的是( )。 A.燃烧木柴取暖 B.用木头来做课桌 C.用大圆木做独木舟 12.下面经历变化后,不再是原来物质的是( )。 A.冰融化成水 B.木材烧成灰 C.盐溶解在水里 13.冬至节的时候,许多家庭会吃汤圆。做汤圆需要先把糯米碾成粉末状。加水后揉成块状再搓成球,最后煮熟。下列关于这些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糯米碾成粉末状后不是原来的物质 B.糯米加更多的水会被全部溶解 C.煮熟过程中汤圆里面的空气受热体积会膨胀 三、判断题 14.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 15.沙子和水都能流动,都是液体。( ) 16.将木头做成课桌,课桌就不是木头了。( ) 17.纸张被折成千纸鹤后就变成了一种新的物质。( ) 四、连线题 18.将下列物体与其对应的状态连线。 石头 是固体 果汁 书本 不是固体 酱油 五、简答题 19.橡皮泥、纸的变化与水的变化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六、实验题 小雪为了认识不同液体的形态特点,准备了四种液体水、花生油、牛奶和蜂蜜并对四种液体进行观察,观察现象如下表所示。 编号 颜色 透明度 气味 形状 流动性 液体名称 ① 淡黄 半透明 油香味 无 流动 花生油 ② 无色 透明 无 无 流动 无 ③ 白色 不透明 奶香味 无 流动 ④ 淡黄 半透明 花香味 无 流动 20.通过表中现象,把另外两种液体名称填写在表格中。 21.通过表中现象,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有 和 。(均填字母序号) A.所有的液体都能够流动 B.液体并不都是透明的 C.不同液体的颜色和透明度都不同 D.液体都有气味 22.如果进一步研究不同液体的流动性,需要准备的材料应该有滴管和 (填“玻璃板”或“木板”)。 七、综合题 23.下图是一个玻璃烧瓶,烧瓶内充满空气。瓶口用一橡皮塞塞紧,橡皮塞中插入一玻璃空心弯管,弯管内有一段红色液柱将烧瓶内的空气和外面隔离。 (1)如果用手捂住烧瓶时,弯管内的红色液柱会向 (填“左”或“右")方向移动,这个现象说明空气具有 性质。 (2)如果将烧瓶浸在比室温低的冷水中,弯管内的红色液柱将会向 (填“左"或“右”)方向移动,这个现象说明空气具有 性质。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没有 2.液体 气体 气体 3.热胀冷缩 4.水结成冰 冰融化成水 5.是 不是 6.C 7.B 8.C 9.A 10.C 11.A 12.B 13.C 14.√ 15.× 16.× 17.× 18. 19.橡皮泥、纸的变化与水的形态变化是相同的,都是物质的形状、状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