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001528

《盛唐女性的生活——捣练图》(自学)课件(共27页)+教案

日期:2024-06-06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152551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盛唐女性的生活——捣练图,自学,课件,27页,教案
    (课件网) 美 术 年级:八年级 学科:美术(人美版上册) 盛唐女性的生活 ———捣练图(自学) “仕女”原指中国古代宫女,后引申为美女。 中国古代绘画中以宫女或美女为题材的人物画,称为“仕女画”。 仕女画 ▲三彩女立俑 唐代 同时期的女性形象 ▲捣练图(中国画 全画37厘米×147厘米,传为宋徽宗赵佶摹本) 唐代 张萱 ▲捣练图(中国画,局部,全画37厘米×147厘米,传为宋徽宗赵佶摹本, 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唐代 张萱 这是中国古代仕女画的重要代表作。它以中国传统的长卷形式,表现了唐代宫廷妇女用木杵捣练(丝织品的一种)、熨烫和缝纫的劳动场面。全画不画任何背景,着重刻画人物的动作姿态,尤其注重细节描写。三个部分相对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组成一个统一的画面,体现了中国古代工笔人物画独特的表现形式,同时也充分展示了唐代仕女画所达到的高度成就。它对于了解唐代宫廷妇女的劳动生活,特别是她们的服饰,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 这一组是描绘两个妇女正在把经木杵捣过的练用力扯平,另一妇女用熨斗加以熨平的劳动场面。左侧的妇女扯练时身体稍稍后仰的细节描写,真实而又传神地表现了用力扯练的动态。同样的,中间那位用熨斗熨练的妇女,其神态之专注,也是画家着重刻画的地方。更富有生活情趣的是一个淘气的小女孩在练下来回玩耍的细节描写,既符合生活的真实,又使互相对称的构图不致呆板,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画家十分注重构图的技巧。至于主要人物的造型及其衣着的设色,同样体现了典型的盛唐风格。 熨烫 “练”是丝织品的一种。练织成时质硬,必须煮过,漂白,再用杵捣,才能柔软洁白。四个妇女轮番用木杵捣练,她们朝向各不相同,既符合劳动生活的真实,又体现了巧妙的构图技巧。更为可贵的是,画家描绘的重点不是图解劳动场面,而是通过劳动刻画人物的动态,如左边那位妇女在捣练间歇挽袖的细节描写,十分传神。四个妇女丰满的面庞和体态反映了盛唐时期崇尚健康丰腴的审美情趣。她们衣服的设色极为讲究,既有鲜明的对比,又显得十分和谐。惟妙惟肖的人物刻画和简洁流畅的线描,充分体现了盛唐工笔仕女画的高度水平。 捣练 这两位正在络线、缝制,她们是那么专心,仿佛掉根针都能听见声响。我们看左侧那位坐着的凳子会感觉有些奇怪,从我们的视角看过去她应该会从凳子上滑下来。这里就涉及到传统中国画中的透视问题,西方绘画大多遵循“前大后小”的焦点透视原则,像我们开车在路上往前看,两侧的路灯必然会交于一点;而传统中国画则讲究“散点透视”,画家会让我们尽可能多的看到物体的面貌,尤其在长卷中,这种画法可以达到“咫尺千里”的效果。大家看,她们脚下毯子的形状也是前小后大,这为我们展现了一般视角所触及不到的东西。 缝纫 局部欣赏 思考与讨论: 1.唐代绘画中人物造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通过对《捣练图》的欣赏,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哪些唐代历史、文化及生活习俗? 张萱,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生平事迹不详,只知道他是盛唐时的著名画家。开元、天宝年间(713-755)任“史馆画直”(相当于宫廷画师)。他擅长画人物,尤其善于画贵族、妇女和儿童。他突破了汉、魏以来人物画主要表现孝子、烈女的传统,转向表现现实生活中的妇女,使仕女画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唐代另一著名画家周昉,直接继承并发展了张萱仕女画的艺术风格。他们对后来仕女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可惜张萱的仕女画的真迹已经失传,现存的宋人临摹的《捣练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以及周昉的《簪花仕女图》等,就成为了解研究中国古代仕女画的最珍贵的作品。 张萱 ▲虢国夫人游春图 (中国画) 唐代 张萱 ▲虢国夫人游春图 (中国画,局部) 唐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