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01031

【状元之路】2014-2015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 B卷+单元测评:第2章(4份)

日期:2024-06-12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9次 大小:30407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4份,2章,测评,单元,状元,选修
    B卷(2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20分) 1.下列有关河流不同位置净化机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在河流的上层,主要是通过物理净化 B.在河流的中层,主要是通过水体的物理净化和化学净化 C.在河流的底层,主要是通过河床底泥的吸附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净化 D.在河流的上层,主要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CO2,放出O2,补充水中的溶解氧 解析 河流上层主要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CO2,放出O2,补充水中的溶解氧,不属于物理净化。 答案 A 2011年10月5日,一艘悬挂利比亚旗帜的电货轮“雷娜”号在新西兰北岛北岸港口城市陶里加12海里附近海面触礁,导致石油泄漏超过5千米,新西兰政府做出准备,应对新西兰史上最严重的漏油事故。据此回答2~3题。 2.若泄油区内的鱼类迅速死亡,有关鱼类死亡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油膜覆盖水面,水中异常黑暗,鱼类缺少必要的光照 ②油膜覆盖水面,水中缺氧,鱼类窒息 ③水严重污染,鱼类中毒 ④石油比较黏稠,鱼类难以游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泄漏的石油主要覆盖在水面上,不会影响鱼类游动,光照主要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影响。 答案 C 3.下列对油污的处理方案中,对水体环境影响最小的是 (  ) A.喷洒强效洗涤剂,使油污迅速分散 B.利用吸油毡、麦秆等物质吸收,集中处理 C.直接用燃烧法清除 D.播撒粉状石灰,使油污分散 解析 对水体影响最小的处理方式就是尽量减少油污残留在水体中。 答案 B 读我国7月水系水质类别比例比较图,回答4~5题。 4.下列关于图中河流水质分布一般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南方地区河流水质较好,北方地区河流水质较差 ②季风区河流水质较好,非季风区河流水质较差 ③经济落后地区河流水质较差,经济发达地区河流水质较好 ④河流夏季时的水质较好,冬季时的水质较差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 由图提供的信息可知,Ⅰ~Ⅲ类水质的比重南方河流明显较高,所以南方地区的河流水质较好;夏季是我国东部河流的汛期,径流量大,稀释污染物的能力较强,水质较好。 答案 C 5.影响上述河流水质好坏的主要因素有 (  ) A.流域内人口的密度 B.流域内污水的排放量 C.流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 D.河流的径流季节变化 解析 影响河流水质好坏的主要因素,一是河流径流量的大小,二是流域内污水的排放量。人口密度大小与排污量多少没有必然联系;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与排污量多少不一定对应;径流的季节变化对水质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 答案 B 二、综合题(30分) 6.苏州河是上海的一条城市内河(贯穿城区的河流),其沿岸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河流水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下图示意苏州河沿岸土地利用类型和水质的变化趋势(水质污染综合指数高表示污染严重)。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1989—2006年苏州河水质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原因。 (2)简述改善城市内河水质的主要措施。 解析 本题以苏州河沿岸土地利用类型和水质的变化趋势关系。反映城市内河水质变化与两岸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密切关系。解答本题关键是读懂图中水质曲线与不同年份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变化,从而分析得出水质变化的主要原因。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水质污染曲线在下降,说明了水质有所好转。从图中可以看出这得益于工业用地面积大量减少,城市绿地的增加,使得污染源减少,水质得到了改善。第(2)题,考查河流综合整治的措施。结合图中信息,可以从对河流的污染源进行治理,清理污染物,防止新的污染等方面进行考虑。 答案 (1)总体趋势:水质有所好转。 原因:工业用地面积大量减少,并主要转化为居住用地和城市绿地,污染源减少;城市绿地面积增加,改善了水质。 (2)打捞漂浮垃圾;清除河床淤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