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 12,13减几》说课稿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时《12,13减几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课堂练习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九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12,13减几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 引导学生理解可以根据一道减法算式想到另一道减法算式的得数,只有学生弄懂了以上的学习内容,才有可能“给大家出个题目”,所以弄出题目是对学习知识的“一次深化扩展”,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初步的探索能力,还能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计算方法的普遍适用性,同时还用修改情境图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算法的理解和运用。 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教学,除按常规教法,让学生明白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之外,还可以用特殊方法计算,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例如:13-6= 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这样想:“13-6,3不够减6,可以倒着算,先用6-3=3,再用 10减3得7,那么13-6=7。” 这样算不但合理,而且很有独创性。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交流的能力。考虑到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对抽象,学生的年龄较小,抽象逻辑思维较差,还是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所以使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变抽象为直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帮助学生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12,13减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12,13减几的习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类推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掌握12,13减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12,13减几的多种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导,体现先导后教"、进而无为而教"的教学思想。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体现先做后学"、进而自主学习"的学习思想;主要采用了探究发现法、讨论归纳法,调动学生高涨的学习情趣,从中去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互相合作、归纳总结从而获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建议:可以预设几个情景来进行导入。如课件主题图导入法1、课件主题图复习导入法2、复习导入等。 课件主题图导入法1: 师:动物园里有很多小猴子在树上窜来窜去。大家请看。(课件出示第88页例题1的情境图:第一张是树上有一群猴子,出示对话框“原有12只”,师:大家数一数图上有没有12只猴子? 学生:有10只。师:那么其余的猴子在哪里? 学生回答:藏在树里面了。 师课件播放课件(第二张从树上下来4只),问下来了4只,那么树上还有几只呢?大家想想怎么列式怎么算? 课件展示修改过的例1情境图。(把图中的“树上原来有12只猴”改为“树上原来有11只猴”,并出示问题:树上还有多少只猴?其余不做改动)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列式计算?为什么这样列式? 学生思考后回答:因为树上原来有11只猴,下来了4只,就是从11只中去掉4只,所以,要知道剩下多少只就要计算11一4才能得到。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样算11-4=7的?学生根据不同的算法进行汇报,教师随学生的汇报板书算法,如:倒着数;想加法算减法;把11分成10和1,10-4=6,6+1=7。 教师:下面我们来解决这样一个新问题(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复习导入法: 师课件出示情境图: 图上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怎么列式?怎么算的?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