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 14,15减几》说课稿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时《14,15减几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课堂练习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九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 1~5的认识》。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将前面学的计算方法迁移到14、15减几,复习巩固旧知,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同时提醒学生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关键在于自己去发现。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交流的能力。考虑到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对抽象,学生的年龄较小,抽象逻辑思维较差,还是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所以使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变抽象为直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帮助学生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14,15减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14,15减几的 习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类推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计算14,15减几的习题,反复练习前面所学的知识。 【教学重点】 理解计算14,15减几的习题的几种常见方法。 【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导,体现先导后教"、进而无为而教"的教学思想。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体现先做后学"、进而自主学习"的学习思想;主要采用了探究发现法、讨论归纳法,调动学生高涨的学习情趣,从中去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互相合作、归纳总结从而获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建议:可以预设几个情景来进行导入。如 复习巩固导入法、主题画导入、奖品激励法、等。 复习巩固导入: 1、看图说两道减法算式。 ○○○○|○○○○○○○○ □-□=□ □-□=□ 2.计算。 12-5= 13-8= 12-7= 13-4= 12-3= 学生计算后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13—4和12—3的。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用小朋友掌握的这些知识来研究新的学习内容。 以下教学设计承接课件播放主题图片导入法教学。 1.教学例题1。 师:公交车里原来到底有多少人呢?。大家看:师用课件出示对话框。 要解决“现在车上有多少人?”这个问题,怎么列算式怎么计算呢? 指名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评议、鼓励。 预设: 学生:算式是14-6 学生:我用倒着数的方法,得数是8. 学生:我用拆十的方法,得数也是8. 学生:我用连减的方法,得数还是8. 学生:我是想加法算减法,得数确实是8. 师:你们的回答都是对的。同学们的思维很活泼,真好。 师:你们看看自己的算法课本中写出的。 完成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观察明了学情,根据情况调控教学内容及教学进度。 如果学生有理解的错误,教师就选择错误答案、错误想法让学生议论,引导他们认识正确的算法、正确的计算过程;也可以提前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 师小结:刚才我们做的几道算式题,被减数都是14,所以这些算式都是属于14减几的算式,他的计算方法和前面学的相同。 2、教学例题2.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书吗?喜欢看书的聪聪同学发现了一个问题不会解决,同学们来看一下,帮帮他吧! 师出示例题2的主题图(不要对话框,不要问题。)。 师引导学生看图:图上有哪些数学信息?聪聪想提出一个问题,可是他不会,有人能帮助他吗? 预设: 学生:如果拿走3本,还剩多少本? 学生:如果拿走5本,还剩多少本? 学生:如果拿走7本,还剩多少本? 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