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031354

【新】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说课课件(共34张PPT)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日期:2025-11-22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6727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课件,练习,课堂,反思,板书,PPT
  • cover
(课件网)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说课稿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课堂练习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九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本节课主要内容是 让学生同桌间互相说一下的做法比较容易开展,而且时间效益高,让学生“问问题”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初步感知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同学的学习过程在脑海里重放,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也能帮助学习注意到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交流的能力。考虑到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对抽象,学生的年龄较小,抽象逻辑思维较差,还是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所以使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变抽象为直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帮助学生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讨论和交流,经历探索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认识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3、在主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说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操作、讨论和交流,经历探索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并熟练掌握。 【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导,体现先导后教"、进而无为而教"的教学思想。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体现先做后学"、进而自主学习"的学习思想;主要采用了探究发现法、讨论归纳法,调动学生高涨的学习情趣,从中去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互相合作、归纳总结从而获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建议:可以预设几个情景来进行导入。如 复习旧知导入法、开门见山,直接引入法等。 复习旧知法导入: 1、口算大比拼:1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卡片出示) 2、填一填。(课件出示) (1)1个十和5个一是()。 (2)19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3)17 = 10 + ( ) 13 = ( ) + 10 12 = 10 + ( ) 订正第(3)小题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开门见山,直接引入 (一图四式虽然学过,十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是新知识,所以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在这里仍采用老师引导。) 师:(出示卡片13)这是多少? 师:请你迅速在桌上摆出13根小棒,能让老师一眼看出是13根。 师:看着你自己摆的小棒图,说一说可以列出什么算式? 小组讨论,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10+3。 师:等于多少?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指导学生看图列出两道减法算式。 (二)、探究新知 1.教师:看来孩子们对前面的知识学得不错。下面这道题有点难度,你们敢不敢来挑战? 教师板书:13+2。 这个算式怎么算呢?请同学们先拿出13根小棒摆在桌子上,再拿出2根小棒摆在桌子上(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那合起来是多少根呢? 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先思考,然后和同桌互相说一下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指导。 抽学生上讲台交流算法,学生可能有以下算法: 学生曱:13+2=15,因为13再往后数两个数,就是15。 教师:对,我们在计算加法时,可以用这种接着往下数的方法来计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