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033967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语用题型专练重组句子(含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7次 大小:2400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语用,题型
  • cover
语用题型专练--重组句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和文化观念,还对农业生产有着指导作用。节气以北斗七星斗柄指向来确定,斗柄从“寅位”开始,顺时针旋转一周,即为一年。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关于小满节气名称的来历,主要有两种说法。其一是和夏热作物生长有关。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①,过了小满,降水就开始变得频繁起来,尤其是偏南方的地区,暴雨开始增加。 那么,为什么小满之后的节气名称是芒种而不是大满呢?对于这个疑惑,后人也做过分析:中国古人用“芒种”取代“大满”作为节气名称,主要是受传统的儒道观念影响。在中国古代的传统观念里,②,因为事情太过圆满就要向不好的方向转变。古人云:“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意味着自然万物还有向上生长的空间,生命也是如此,顺势而为,把握好尺度,身体将获得新的能量,俗话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可见,小满不仅是节气,③。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不得改变句子原意。 3.请以“传统的儒道观念”开头重组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的、地、得”在汉字中使用频率最高,却最不易让人觉察。这也不难理解。看大厨掌勺,人们总将目光聚焦于食材,很少在意油、盐、糖、醋等调料;品大家作品,我们往往关注人物描写,倘若你老在“的、地、得”上纠缠,人家会觉得你特无聊。其实正确区分“的、地、得”,还真是学习和使用现代汉语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平时的表达中,要说清“的、地、得”的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简言之,“的、地、得”始于唐宋,兴于“五四”,成于当代,历史不算悠久,演变比较复杂。“的、地、得”在现代汉语中②、分工明确,“的”是定语的标记,“地”是状语的标记,“得”是补语的标记,使用规则十分明晰。 在互联网平台上,“的、地、得”使用不规范的现象不在少数。一方面,是一些内容平台、内容生产者对文字把关不严。另一方面,快节奏、碎片化的线上交流,拼音输入法、语音输入法的流行,对“的、地、得”的误用客观上也起了③的作用。在近十年的网络语言发展历程中,语言文字工作者越来越深刻认识到,汉语交际的正确道路,不在于无限加快的表达速度,也不在于过分强调的表达率,而是基于表达更加准确而丰富。 4.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5.请以“过分强调的表达效率”为开头,重组语段中画横线部分内容。(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 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类比的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节假期,神州大地欢乐祥和、热闹非凡。 山东青岛用①的灯光扮靓了城市夜空。唐岛湾沿岸,凤凰、玉兔、中国结、祥云、“福”字等各种花灯的元素不断变换,让海岸线熠熠生辉,游人叹为观止!充满海洋元素的新春花灯会也在金沙滩盛装亮相,贝壳、水母、海豚等海洋生物造型的花灯异彩纷呈,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打卡”。 在广东河源漳溪畲族乡中联村,每年大年初三都有春节捕鱼“迎春接福”的传统习俗,醒狮绕场一周、鞭炮点燃后,村民们齐声吆喝,②跃入水中捕鱼,为新年赢得好兆头。江苏盐城东台黄海国家森林公园推出“兔乖乖来林”欢乐过大年主题活动。在“兔”飞猛进的雕塑前,人们跳起欢快的兔子舞;民俗年味小集市上,“非遗”兔年花灯、兔年剪纸、新年糖葫芦、创意棉花糖,让大人小孩③。 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8.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