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035207

备考202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正确使用成语——基础应用(十)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9次 大小:1404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备考,使用,应用,基础,成语,正确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备考202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正确使用成语———基础应用(十) 一、单选题 1.(2022高二下·鸡西月考)下列选项中,成语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虽然有数百篇的小小说佳作被选入多种典藏版或选入语文教材,但真正被社会认可的小小说作家,可能会被写进文学史的实属雪泥鸿爪。 ②中国古代的许多不朽诗篇,往往源自失意文人郁积于心的明珠暗投之感伤,李白的《将进酒》即是其中的明证。 ③诸葛亮胸藏百汇,博闻强志,善于筹划,善于分析,见微知著,在隆中就已经定下了三分天下之计。 ④屈原作为一个怀瑾握瑜、特立独行的伟大诗人,可说是自我意识高度张扬的典型。 ⑤深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发奋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⑥立身于风云变幻的世界,我们遇事要独立思考,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②③④ D.①⑤⑥ 【答案】B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雪泥鸿爪:鸿雁在雪地上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本处是说可能会被写进文学史的小小说作家很少。使用错误。 ②明珠投暗:珍贵的宝珠落入不明价值的人手里,而得不到赏识或珍爱。比喻怀才不遇,高才屈居下位。本处是说这些文人内心有怀才不遇的感伤。使用正确。 ③博闻强志:见闻广博,记忆力强。本处是说诸葛亮见识广博,记忆力很强。使用正确。 ④怀瑾握瑜:怀里揣着瑾,手里拿着瑜。比喻人具有纯洁而高尚的品德。该词应作谓语,本处是作定语,使用错误。 ⑤春秋鼎盛:比喻正当壮年。本处是形容时代。使用错误。 ⑥随波逐流:比喻没有原则或主见,只是随大流,跟着别人走。本处是说我们遇事要独立思考,不能随大流。使用正确。 全部正确的是②③⑥。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其测试重点是:一感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成语的含义,区分形似神异的成语,注意成语的感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为学者,林庚先生是出类拔萃的;作为老师,林庚先生是平易近人的;作为人,他用自己的平凡表现出他做人的崇高境界。 B.赵翼在《论诗》中提出了“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主张,其大气与狂放由此可见一斑。 C.妈妈语重心长地对娜娜说:“你也老大不小了,别总是得鱼忘筌,丢三落四的,凡事多考虑考虑,想得周全点儿。” D.“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答案】C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和正确运用的能力。 A项,出类拔萃:出,超出;拔,高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申为聚集。形容才德超出同类,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B项,可见一斑:斑,杂色的花纹或斑点。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少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C项,得鱼忘筌:比喻达到目的后就忘了原来的凭借,背弃根本,不符合语境,使用错误; D项, 相去无几:去:距离;无几:没有多少。指二者距离不远或差别不大,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和正确运用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从成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感彩等方面区别近义成语,然后分析成语所在的语境,从中选择一个最合乎语境的成语。 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座恢弘建筑此前享有世界第一高楼的美誉,虽然现在位居第二,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