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036833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05-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6次 大小:104224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8课,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标要求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二)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8课。整体: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九一八事变是中华民族十四年抗战的开始,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两者在抗日战争中都属重要节点。局部:针对本课内容而言,本课分为“九一八事变”“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三个子目。可以将本课两条主线:一条是侵略与反抗的过程中民族矛盾的逐渐上升(东北沦陷、华北危机);一条是国共两党的政策变化(逼蒋抗日、联共抗日)所体现的阶级矛盾的弱化。在此消彼长的过程中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三)学情分析根据建构主义原理,学生从原有的经验出发,建构起新的经验。本课教学的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从显性因素来看,学生在初中语文课程中对抗日战争有所了解;(七年级语文上册《纪念白求恩》、《梅岭三章》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等)从隐性因素来看,学生思想活跃,历史思维能力较七年级时有所提高,但感性思维较强,对两次事变的原因、意义的理解还需教师进行理性引导;经过一年多的初中历史学习,学生的历史学习模式已逐渐形成;从其需求来看,学生更需要的是理性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而不仅是基础史实的了解。因此,在教学中我会通过对两次事变、不抵抗政策的原因及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意义的探究,注重锻炼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教学目标 1.了解日本侵略者制造九一八事变的原因、经过及意义,认识时代背景下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在“侵略与反抗”的脉络梳理中理解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唯物史观、时空观念)2.通过对九一八事变史料的阅读与图片的展示,培养学生史料阅读、分析、概括能力,引导学生深刻认识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侵略行径,体会时代环境下的东北抗联精神。(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通过对九一八事变国民党态度及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等问题的探究,以小组讨论的方式促进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历史意识的提升,强化对阶级矛盾弱化的认识,在过程中实现民族责任感的培养。(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的原因教学难点九一八事变中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①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述引导,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网络;①合作探究法:以分工合作和讨论探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③史料分析法:通过图片、文字史料的阅读分析,培养学生信息提取和总结概括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PPT展示杨靖宇将军烈士陵园的图片)【问题引入】大家知道这个人是谁吗?他又做过哪些令你们印象深刻的事情呢?【过渡】杨靖宇将军是著名的抗日英雄,也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我们知道,九一八事变后,杨靖宇将军所领导的东北抗联对打击日军在东北地区的侵略发挥了重要作用。【问题引出】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九一八事变呢?除了我们所熟知的东北抗联外,其他各界又是如何应对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本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学生根据图片回想记忆中的杨靖宇,以此进入九一八事变情景,并开始思考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原因以及中国方面的应对。 以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