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046389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名著导读 艾青诗选 课件(共53张PPT)

日期:2024-09-0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128255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名著,导读
  • cover
(课件网) 1.文化自信:走近作者和作品,把握诗人的爱国者形象、把握诗人不同时期诗歌的不同诗歌特点。 2.语言运用:通过回顾第一单元学习的艾青诗歌,熟悉一些现当代诗歌阅读的基本策略,进而能自主阅读“这一类”诗歌。 3.思维能力:认识艾青诗歌关于“土地”和“太阳”这两大意象,感知艾青诗歌的独特性并学习“知人论世”的读诗方法。 4.审美创造:指导学生借助阅读记录卡,对感兴趣或难理解的诗歌进行细读,并制定全书阅读计划表。 核心素养 艾青在30年代初走上诗坛,他作品深沉而忧郁的抒情风格受到了人们普遍的注意。抗战爆发后,艾青事实上已成为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30年代末到40年代中期,可以称之为“艾青的时代”,他的创作不仅开了一代诗风,而且深刻影响了这一时期乃至40年代后期的诗界。(中国网评) 有关资料 ㈠作家介绍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现当代文学家、诗人。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余年。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著有诗集《大堰河》《北方》《向太阳》《归来的歌》,长篇小说《绿洲笔记》等。 有关资料 ㈡创作经历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艾青正在法国留学。他同许多留法的中国青年一样,在巴黎遭到歧视和侮辱。一天,艾青到一家旅馆住宿登记时,旅馆人员问他的姓名,艾青说叫蒋海澄,对方误听为“蒋介石”,便马上嚷嚷开了。艾青一气之下,就在“蒋”的草字头下面打了一个“×”,又取“澄”的家乡口语谐音为“青”,在住宿登记时填上“艾青”。于是艾青就这样成了他的笔名。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时期 作品风格 主要意象/经典名句 代表作 三十年代 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风格凝重、深厚、大气,感情真挚热烈,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于形的束缚。 “土地”“太阳”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太阳》《向太阳》 《雪落在中国土地上》等 四十年代 受时代精神的感染,创作发生较大变化,诗歌风格更作品风格为直露,写出了多首歌颂根据地新生活的诗歌,充分体现了诗人乐观进取、斗志昂扬的精神状态。 趁这夜已快完了,请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就要来了。———《黎明的通知》 《黎明的通知》 《旷野》 《火把》等 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中期(抗战期间) 五十年代 基本沿袭延安时期的创作风格,既有歌颂新时代和主旋律的作品,也有具有象征和哲理意味的咏物诗,同时国际题材的诗作也逐渐增多。 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礁石》 《新的年代冒着风雪来了》《礁石》 《写在彩色纸条上的诗》 七十年代 依旧以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为主旋律,还有ー些哲理小诗,通过意象反映人生。 认识没有地平线/地平线只能存在于停止前进的地方/而认识却永无止境。———《光的赞歌》 《鱼化石》 《伞》 《镜子》《光的赞歌》 创作的第二个高峰期:20世纪70年代,歌颂光明的主旋律 作 品 风 格 艾青的诗歌从风格上看: 解 放 前 解 放 后 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 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1976年“四人帮”粉碎后,艾青冤案平反,再次焕发创作青春,写作并发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