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047029

统编版语文小升初专项特训:诗词曲鉴赏(含答案)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93次 大小:43907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语文,小升,专项,特训,词曲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小升初专项特训:诗词曲鉴赏(含答案) 课内阅读。 山行 ,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将古诗《山行》补充完整。 2.首句由下而上,“ ”字点明深秋季节;“ ”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 ”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3.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按由 到 的顺序,先写远处的 、 、 、 ,然后着眼于 处的 ,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晚秋美景图,表达了诗人 之情。 4.诗中“远上”一词能否改为“远看”?为什么? _____ _____ 按要求完成古诗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 。 ,也傍桑阴学种瓜。 5.默写古诗。 6.“解”的意思是 ,“供”的意思是是 。后两句诗的意思 。 7.这首诗描写了乡村中的农人 、 ,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 的情景,表达了诗人 之情。 古诗文阅读。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8.《舟过安仁》中,与《稚子弄冰》中的“稚子”意思相近的词是 。两首诗都向我们展现了 的儿童形象。 9.《稚子弄冰》借助动作写了孩子玩冰的过程 :取冰时的 、穿丝时的 、敲冰块时的 和冰碎后的 ,呈现出孩子们的心情变化。 10.对这两首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写出孩子巧用计策,借风行船的奇思妙想。 B.《稚子弄冰》围绕“弄”字,突出“稚”字,写出孩子们的活力和快乐。 C.“忽作”和“怪生”两个词,暗藏作者对天性顽劣的孩子制造恶作剧的不满和责怪。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1.诗中第一、二句写的是诗人 的景色,第三、四句写的是诗人 的声音。 12.诗中第一、二句描绘的夜半时分的 景象有 ,可以看出全诗是围绕“ ”字展开的,抒发了诗人 之情。21*cnjy*com 阅读。 石灰吟① [明]于谦 千锤万凿②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③。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④在人间⑤。 [注释]①石灰吟:赞颂石灰。②千锤万凿:形容 开采石灰非常艰难。③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④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⑤人间:人世间。 13.诗的前两句看似写石灰的烧炼 ,其实象征着 ;三、四两句描写了 的精神,表达了诗人 的决心。 14.《石灰吟》这首诗是抓住石灰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 _____ 15.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_____ 16.理解古诗,下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明代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思乡诗。 B.诗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语言也铿锵有力。 C.后两句表达出诗人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D.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思想。 阅读《蜀相》这首诗,完成作答。 蜀相 作者:杜甫 (唐)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7.颔联抓住景物特点,具体描绘出祠堂周 围的小环境。唐人李华《春行即兴》中写道:“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其中“自”“空”二字用法同杜诗相同。请抓住“自”“空”两个字分析这个小环境的特色,再进而体会这两句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8.颈联写诸葛亮的业绩,尾联写诸葛亮的遗恨,这两联写出了作者怀吊诸葛亮时产生了怎样的感触和情绪? 21cnjy.com 19.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前一句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