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059446

(7)古今异义——2024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汉语知识强基专项练(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6次 大小:201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复习,专项,强基,知识,汉语,古代
  • cover
(7)古今异义———2024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汉语知识强基专项练 1.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凌万顷之茫然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暮去朝来颜色故 D.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约为婚姻 C.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何必劳神苦思 D.必固其根本 沛公居山东时 3.下列对加粗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论魏晋(更不用说) B.人生几何(多少) C.明明如月(明亮) D.复得返自然(理所当然的) 4.下列各项中,加粗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B.气候不齐 C.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D.智力孤危 5.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加粗词语的古义。 1.岂非人事哉 古义:_____ 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与其所以失之者 古义:_____ 今义:比较两件事而决定取舍的时候,“与其”用在放弃的一面(后面常用“毋宁、不如”等呼应)。 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古义:_____ 今义:做,投身到(事业中去);(按某种办法)处理。 4.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古义:_____ 今义: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名词,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6.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加粗词语的古义。 1.于是六国之士 古义:_____。 今义: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古义:_____。 今义:山东省。 3.以致天下之士 古义:_____。 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4.宽厚而爱人 古义:_____。 今义:指丈夫或妻子;指恋爱中男女的一方。 5.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古义:_____。 今义:使船前进的工具,比桨长而大,安在船尾或船旁,用人摇。 6.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古义:_____。 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7.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加粗词语的古义。 1.以货物与常 古义:_____ 今义:供出售的物品。 2.卧起操持 古义:_____ 今义:料理,处理;筹划,筹办。 3.虚心欲相待 古义:_____ 今义:不自以为是,能够接受别人意见。 4.来时太夫人已不幸 古义:_____ 今义:不幸运,使人失望、伤心、痛苦的;表示不希望发生而竟然发生;灾祸。 5.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_____ 今义:事业上的成绩;完成(多指事业)。 6.武等实在 古义:_____ 今义:诚实,不虚假;的确;其实。 7.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_____ 今义:动词,(数量、价值、条件、情形等)差不多,配得上或能够相抵;形容词,适宜,合适;副词,表示程度高。 8.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加粗词语的古义。 1.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古义:_____。 今义:客人(总称)。 2.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古义:_____。 今义:生活贫困,缺少钱财(跟“富”相对)。 3.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古义:_____。 今义:时间词,今年的下一年。 4.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古义:_____。 今义:外表上、形式上好像是运用正确的推理手段,实际上违反逻辑规律,做出似是而非的推论;无理狡辩。 5.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古义:_____。 今义:不慌不忙,镇静,沉着;(时间或经济)宽裕。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项,“茫然”:古义指旷远的样子;今义指完全不知道的样子或失意的样子。B项,“众人”:古义指一般人;今义指大家,许多人。C项,“颜色”:古义指容貌;今义指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D项,“须臾”:古义与今义基本相同,指极短的时间。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