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059961

(8)词类活用——2024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汉语知识强基专项练(含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1次 大小:1936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复习,专项,强基,知识,汉语,古代
  • cover
(8)词类活用———2024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汉语知识强基专项练 1.下列句子中加粗字不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A.李牧连却之 B.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C.成以其小,劣之 D.既东封郑 2.下列加粗字活用类型和其他三项不一致的是( ) A.刑于寡妻 B.风乎舞雩 C.端章甫 D.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3.下列句中加粗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A.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B.辇来于秦 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D.未云何龙? 4.下列对加粗词语用法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②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③事不目见耳闻 ④非有能硕茂之也 ⑤乐琴书以消忧 ⑥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⑦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⑧垣墙周庭 A.①④/②⑤⑧/③⑥/⑦ B.①④/②⑤/③⑥/⑦⑧ C.①⑤/②⑧/③⑥/④⑦ D.①⑤/②⑥/③⑧/④⑦ 5.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 A.空以身膏草野 杖汉节牧羊 B.单于壮其节 诚甘乐之 C.反欲斗两主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D.其一人夜亡 孺卿从祠河东后土 6.指出下列加粗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词义。 (1)栗深林兮惊层巅 (2)云青青兮欲雨 (3)虎鼓瑟兮鸾回车 (4)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5)移船相近邀相见 (6)商人重利轻别离 7.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粗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函梁君臣之首 2.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3.抑本其成败之迹 4.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5.泣下沾襟 6.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7.负而前驱 8.仓皇东出 9.一夫夜呼 10.而告以成功 1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8.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粗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2.天雨雪 3.孺卿从祠河东后土 4.得夜见汉使 5.剑斩虞常已 6.宜皆降之 7.反欲斗两主 8.单于壮其节 9.舆归营 10.杖汉节牧羊 11.羝乳乃得归 12.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使动用法,使……退却。句意:李牧接连打退了它。B.使动用法,使……破产句意:每摊派一只蟋蟀,就常常使好几户人家破产。C.意动用法,认为……不好。句意:成名因它个儿小,看不上它。D.使动用法,使……成为边境。句意:已经向东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故选C。 2.答案:D 解析:A.名词作动词,树立榜样。句意:给自己的妻子作榜样。B.名词作动词,吹风。句意:在舞零台上吹风。C.名词作动词,穿礼服。句意: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礼帽。D.形容词作名词,视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梢。故选D. 3.答案:B 解析: 4.答案:A 解析:A.正确。“既”,意为“已经”,句意:王羲之已经担任护军/我已经写了这篇文章。B.正确。C.错误。“未尝不临文嗟悼”与“临清流而赋诗”两句中的“临”字含义不同,前者为“面对”,后者为“靠近”。句意:未曾不面对文章嗟叹哀伤/靠近着清溪水而作诗。D.正确。第一句的“于”意为“对、对于”;第二个“于”意为“比”。句意:也将会对这些诗文有所感慨/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故选C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用法的能力。A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膏”指滋润,“杖”指执、拄。B项,均为意动用法,“壮”指认为……豪壮,“乐”指认为……快乐。C项,均为使动用法,“斗”指使……相斗,“归”指使……归。D项,“夜”是名词作状语,在夜间;“祠”是名词用作动词,祀。故选D。 6.答案:(1)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战栗 (2)名词作动词,下雨 (3)名词作动词,弹奏 (4)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5)形容词作动词,靠近 (6)形容词作动词,看重 解析: 7.答案:1.名词作动词,用匣子装 2.名词作动词,订立盟约 3.名词作动词,考察,探究 4.名词作动词,推其根本 5.名词作动词,落下 6.形容词作名词:忽微,极小的事;智勇,智慧勇敢的人 7.名词作状语,向前 8.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