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072579

2024年语文文言文高分突破日习计划:第30天 归去来兮辞并序 课件(共17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22999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024年,PPT,17张,课件,归去来兮,语文
  • cover
(课件网) 第一编 古诗文阅读 教材文言文日习计划 日习计划第30天 归去来兮辞并序 耕田种植 小孩 满屋 维持生活 凭借 这里指营生的本领 没有门路 指地方长官 我的叔父因为我贫困艰苦就加以推荐,于是我就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 指战乱 距离 收益 思念的样子 本性 造作勉强 急迫 从事 古义指做官 感叹 庄稼成熟 收拾衣装 急速奔驰 指农历八月 为什么 使精神被形体役使 何,为什么 挽回 补救 我确实迷了路,或许走得还不太远,已经醒悟今天归隐田园是正确的选择,过去出仕是错误的 船缓缓前进 行人 怨恨 光线微弱 同“横”,横木 语助词 指庭院中的小路 接近 拿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看着院子里的树木,喜形于色 寄托傲世的情怀 深知 仅能容纳双膝,形容居处狭小 每天 游玩,游览 拄着 拐杖 抬起头 远望 无意 峰峦 日光 阴暗的样子 徘徊 停止 驾车 追求什么 意动用法,以……为喜 古义是知心话 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名词作动词,弹琴读书 指耕种之事 田地 有时 名词作动词,划 古义是幽深的样子 循着 羡慕 顺应天时 感叹 将要终结 算了吧 寄身于天地间 为什么不随心所欲,生与死都顺随自然?为什么心神惶惶不安,到底想要到哪里去 期求 留恋,爱惜 除草 培土 水边向阳的高地 姑且 顺随自然 什么 副词,将、将要 动词,实行 名词,行为 名词,音háng,辈 动词,行走 名词,行动、举动 名词,品行 动词,举、拿 动词,拉 名词,序 动词,援、据、引用 动词,延请 动词,拄着 动词,用鞭子抽打 名词,马鞭子 名词,决策、策略 名词,策书。古代君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的文书 介词,因为 介词,用 介词,把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目的 连词,表并列 动词,去 助词,的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代词,代“为长吏”之事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代词,它 助词,补足音节,不译 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承接 代词,你的 连词,表假设,如果 三、古代文化常识积累练习。 1.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径,亦作“三迳”,意为院子里的小路。后来,“三径”便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 B.号,指人的名、字以外的自称,又称别号。田园诗人陶渊明每于劳作之余,在亭亭如盖的柳荫下击节而歌,聊以慰藉,自号“五柳先生”。 C.松菊,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松,象征坚强、刚毅、生命力;菊,象征隐逸、高洁、脱俗。古代文人常引松菊警世自勉或表达高洁的志趣。 D.古人用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如乙巳、丁卯、戊申等,并常将之与五行结合预测人的命运,但不用干支来纪时。 解析  D项,“但不用干支来纪时”错。南北朝以后,主要运用天干地支纪时及五更报时。 2.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吏”是县吏中职位较高的官吏;“里胥”是管理乡里事物的小吏;“抚军”即巡抚,总管一省民政和军政的高级官员。 B.“家”字一族常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如“家叔”是对人称自己的叔父。 C.“仲秋”即农历八月,按照中国的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故被称为仲秋,也指八月十五中秋节。 D.“樽”指古代的盛酒器具,形状有点像今天的痰盂,下方多有圈足,上有镂空,中间可点火对器中的酒加热。 解析 C项,“仲秋”指“中秋节”错误。 本课结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