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074784

第1课 古代埃及【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06-0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8次 大小:456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古代埃及》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以《2022义务段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聚焦学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图片、文献材料、视频等方式展现古埃及文明,学生小组讨论、回答问题、诵读等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并将“论从史出”观念贯彻始终。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为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埃及是初中进入世界史学习的第一课。是古代亚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以古埃及文明的发展为线索,围绕文明的诞生———尼罗河、文明的“奇葩”———金字塔、文明的发展———法老的统治及其衰落展开,以一条大漠长河、一种国王陵墓、一种政治制度三个子目来阐述古埃及文明。学生情况分析九年级学生经过两年的历史学习,已基本熟悉中国历史,对历史学习方法和一些历史规律已基本掌握。但世界历史对九年级来说还是比较陌生,对一些外国的知识点不了解,相对中国史学习较难一些。另一方面,正因为陌生,所以对世界历史充满好奇,且对神秘的木乃伊、恢宏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有所耳闻且充满兴趣,这种未知和好奇有利于增加学生学习古埃及的兴趣。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分析】 1.通过《古代埃及示意图》知道古埃及的地理环境,通过年代尺等方式梳理古埃及文明的兴衰历程、了解金字塔的发展变化史(时空观念、唯物史观)2.通过材料理解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的作用,熟悉古埃及文明成就,知道金字塔、法老等来源和基本含义(历史解释)3.通过视频、结合教材及相关材料评价金字塔。通过分析材料,归纳概括法老的地位,提升史料分析能力(史料实证)4.过分析古埃及文明的成就,认识到古代人民的智慧。通过了解近3000年的古埃及文明最终没能延续,而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文明从未中断的,增强文化自信(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古埃及文明的成就、对金字塔的评价教学难点法老统治地位的评价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古埃及文明成就图片、历史地图、文献资料、文物图片、关于古埃及的视频(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讨论、问答法、史料研习 板书设计 第1课 古代埃及一条大漠长河———尼罗河———古埃及文明的摇篮一种国王陵墓———金字———古埃及文明的“奇葩”一种政治制度———法老的统治———古埃及国王的无上权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通过世界文明古国图片让学生说出四大文明古国,思考包括古埃及在内的文明古国的地理环境的共性;大河文明,因为水源充足、突然肥沃,适宜农耕由一段关于古埃及金字塔的视频引入本课的主题:这段视频展示了古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和沙漠环境,除了大家熟悉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外,古埃及还有哪些文明成就?古埃及遍地的沙漠为什么会出诞生如此伟大的文明?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近今天的学习。 思考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特点及原因带着“古埃及还有哪些文明成就?古埃及遍地的沙漠为什么会出诞生如此伟大的文明?”问题进入本课新知学习 通过地图让学生初步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和所处的环境,进而知道四大文明古国都是大河文明,让学生明白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塑造作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便于在之后的学习中得到解答,提高学习效率 一、一条大漠长河———尼罗河———古埃及文明的摇篮 (一)古埃及地理环境用一段材料呈现古埃及地理环境: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全境(二)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的诞生用三段关于尼罗河与古埃及的材料,让学生分析为什么古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即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诞生的关系:尼罗河是孕育古埃及文明的摇篮,为古埃及提供土壤、食物水源和交通,是埃及的命脉。(三)古埃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