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086468

第一章 问题探究:火星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 课件(共34张PPT)

日期:2025-04-0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9次 大小:385054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一章,问题,探究,火星,基地,应该
  • cover
(课件网) 问题探究:火星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 教 学 目 标 1.了解火星表面的自然状况,探究人类定居火星的条件与风险,增强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区域认知) 2.应用地球的宇宙环境等所学知识,结合“知识拓展”提供的资料,加深对“行星地球的特殊性”的理解,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地理实践力) 3.通过设计火星基地,提高查找、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激发想象力。(综合思维) 加拿大科学家发出预警:地球生态不堪重负 世界或在本世纪末迎来“人口重置” 据Worldometers网站数据,全球人口数量已达到80.55亿。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预测,全球人口将在本世纪80年代突破100亿大关。 伴随着人口高速增长,而且人们的生活品质和资源消耗不断增加,地球的生态系统已逐渐不堪重负。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人口生态学家威廉·里斯近日发布论文警告称,世界可能会在本世纪末迎来“人口重置”。 处于危险之中的不仅是人类。今年早些时候,斯坦福生物学家托尼·巴诺斯基曾警告称,全球的生物物种正面临自恐龙灭绝以来最严重的大规模灭绝危机。 地球不堪重负,科学家正努力寻找其替代者 虽然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但人类面临的命运却十分脆弱,我们面临的重大自然灾难除了地震、火山、海啸外,还包括小天体撞击、地球磁极倒转、超新星爆发、超级太阳风暴等。生命体即使庞大如恐龙,也能在一夕间灭亡殆尽。因此,人类必须保持足够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然而,在可预见的将来,人类还不具有飞出太阳系的能力。在太阳系范围内,只有火星环境最适宜生命生存,是我们移居外星球的首选目标。虽然我们在太阳系中探索木卫二和土卫六等天体,在太阳系外搜索系外行星,但这些任务的主要目标是探测这些天体上的生命信息,而非为人类提供未来的移居地。 火 星 人类的“第二家园” 人类使用空间探测器进行火星探测的历史几乎贯穿整个人类航天史。几乎就在人类刚刚有能力挣脱地球引力飞向太空的时候,第一个火星探测器也开始了它的旅程。最早期的探测器几乎都失败了,而火星探测也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不断前进。 火星是除了地球以外人类了解最多的行星,已经有超过30枚探测器到达过火星,它们对火星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向地球发回了大量数据。同时火星探测也充满了坎坷,大约三分之二的探测器,特别是早期发射的探测器,都没有能够成功完成它们的使命。但是火星对于人类却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美国宇航局拟订了载人登陆火星的新计划,打算在2031年2月派宇航员远征火星。同为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火星与地球相邻,离地球最近距离约5500万公里。按照美国宇航局的新计划,重达400吨的载人飞船从地球飞到火星,将需六七个月的时间,加上在火星停留及返回,整个过程约需30个月。 远征火星,筑梦太空 PART 1 火星的基本概况 火星,是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水星的第二小的行星,为太阳系里四颗类地行星之一。 火星直径约是地球的一半,体积为15%,质量为11%,表面积相当于地球陆地面积,密度则比其他三颗类地行星(地球、金星、水星)还要小很多。 以半径、质量、表面重力来说,火星约介于地球和月球中间:火星直径约为月球的两倍、地球的一半;质量约为月球九倍、地球的1/9,表面重力约为月球的2.5倍、地球的2/5。 星体运动———自转与公转 火星与太阳平均距离为1.52AU(天文单位),公转周期为687地球日,1.88地球年(以下称年),或668.6火星日。平均火星日为24小时39分35.244秒,或1.027491251地球日。 地形地貌 火星和地球一样拥有多样的地形,有高山、平原和峡谷,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由于重力较小等因素,地形尺寸与地球相比亦有不同的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