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099762

14.1《促织》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4次 大小:481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4.1,2023-2024,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14.1《促织》练习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并回答问题。 促织 蒲松龄 ①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②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累尽。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成然之。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因出己虫,纳比笼中。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少年固强之。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少年又大笑。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仍不动。少年又笑。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成大喜。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成益惊喜,掇置笼中。 …… 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1.解释加点字。 (1)靡计不施( ) (2)虽连城拱璧不啻也 ( ) (3)无毫发爽( ) (4) 虫翘然矜鸣( ) (5)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 ) (6)问者爇香于鼎,再拜( ) (7)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 (8)少年固强之( ) (9)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吾属今为之虏矣 B.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C.各各竦立以听 董之以严刑 D.青麻头伏焉 盘盘焉,囷囷焉 3.与例句“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句式相同的一项( ) A.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B.掭以尖草,不出 C.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 D.戍卒叫,函谷举 4.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 (2)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5.最后一段填入“□”处最恰当的虚词是( ) A.焉 乎 B.矣 哉 C.也 哉 D.焉 耶 6.以下关于《促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通过促织的得失这一主要线索,讲述成名一家的遭遇,情节动人心弦。 B.小说多处使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形成极大反差,增强了戏剧性,引人入胜。 C.小说虽凭空虚构,却反映了人不如虫的悲惨现实,具有强烈的讽刺意义。 D.小说的语言具有简洁凝练、片言传神的特点,多连用四字短句,斩截有力。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甲 ①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口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