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101549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共30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167642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中,语文,统编,选择性,必修,上册
  • cover
(课件网)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毛泽东 逻辑严谨,结构严密 1.(1-2段)介绍与会者———说明党的广泛团结 2.(3-4段)回顾历史———交代会议召开的基础,论证革命胜利历史必然性 3.(5-8段)立足当下———交代议程并阐明意义,指明当下问题及斗争策略 4.(9-11段)展望未来———描绘民族振兴的壮丽蓝图 5.(12-16段)表达情感———悼念庆贺 表明会议可信度 了解光荣历史 明白自身责任 增强全民信心 政论性 开幕词 厘清结构 中 国 人 民 站 起 来 了 主体 开头 结尾 宣布大会开幕,介绍会议人员 回顾历史,论证革命胜利历史必然性 立足当下,指明当下问题及斗争策略 展望未来,描绘未来发展的光明前景 悼念人民英雄 庆祝伟大胜利 (与会者代表性、广泛性) (介绍历史背景) (总结革命意义) (点明会议意义) (制定基本国策) (鼓干劲明方向) (始终保持警惕) (对内对外策略) (经济) (文化) (国防) (1-2) (5-8) (3-4) (9-11) (12-16) 三者关联 1.回顾过去:论证了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2.立足当下,对国家的发展大计做出规划 3.展望未来,描绘了中华民族振兴的壮丽蓝图 因果关系: 因为有革命胜利,所以才有新中国的独立。 条件和结果关系: 只有现在做好规划,未来才可能实现壮丽蓝图。 思考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论述了哪些具体内容?各部分之间有怎样的关联? 1.三方面内容: 一是回顾过去,回顾中国近代一百多年来尤其是近三年多的解放战争历程,阐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必然性; 二是立足当下,正式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对国家发展大计作出规划,阐述了“站起来”的伟大历史意义; 三是展望未来,描绘出民族振兴的壮丽蓝图,阐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以后的美好前景。 2.关联:第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因,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果;第二部分又是第三部分的基础和前提。 文本探究 感受朴实通俗语言之下的豪情 毛泽东主席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召开的这次全国政治协商会议?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1.中国共产党 战胜了美国帝国主义所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 2.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援助人民解放军,反对敌人 取得基本成功。 3.三年前为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最终被国民党无耻撕毁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基础上再次组织起来。 品析情感 体会”站“的豪情 老师对讲话稿的一些句子做了删改,改句与原句语义基本相同,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原句: 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是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 改句:中国人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是落伍了。这种落伍,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 答案:原句“从来就是”“完全是”表示强烈的肯定。表达毛泽东主席对本民族的强烈自信与自豪。改句就没有这种强烈的肯定效果。 原句:“如果我们的先人和我们自己能够渡过长期的极端艰难的岁月,战胜了强大的内外反动派,为什么不能在胜利以后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呢?” 改句: “如果我们的先人和我们自己能够渡过长期的极端艰难的岁月,战胜了强大的内外反动派,那么在胜利以后我们就能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 答案:原句“为什么不能”是一个强烈的 反问句,更能表现出在革命胜利之后我们的坚定决心。改句与“如果”组成一个表假设关系的复句,难以达到坚定的效果。 品析情感 体会”站“的豪情 关注词语与句式,感受豪情。 关注词语与句式,感受豪情。你还能从哪些地方感受这种豪情? “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 “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 判断句 对会议顺利召开的成就感及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