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章 区域发展 01 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一、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构成要素 具体内容 物质基础 大都市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强大的资源优势 媒介 交通、通信、金融、贸易、人口流动 辐射内容 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人才、思想观念 主要规律 遵循距离衰减规律,即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会随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 辐射结果 带动周围区域的发展,最终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的共同发展 1、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一、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2、大都市的影响因素 因素 影响 表现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优越,腹地广阔,辐射范围大,发展条件优越,潜力大 优越的地理位置能极大地提高城市等级,扩大辐射范围,如上海市的城市规模的变化过程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关系密切 资源因素 城市因大规模的产业集聚,使得资源需求扩大,促进更大范围内的资源的开发利用 因产业集聚使城市所需资源的来源区扩大,促进了城市与区域之间的产业联系,增强了城市的辐射功能 交通条件 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发达的交通网络为更远的区域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 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往往辐射功能相对较强 一、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2、大都市的影响因素 因素 影响 表现 人口因素 城市的集聚作用对广大区域内的人口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城市因集聚使人口大量聚集,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的辐射功能进一步增强,辐射范围会进一步扩大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区域之间的经济关联程度越高,产业、资金、信息、人口、交通等经济要素的流动与联系越密切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交通运输网络越发达,信息交流密切、人口流动频繁、产业互动高效,城市的辐射功能越强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水平和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力对周边城市在科技,就业,投资、产业迁移等各个方面的影响最终都会不同程度地体现在一个城市的GDP上。图1为长三角各城市位置图,图2为长三角部分城市与上海的经济联系强度所占比重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课堂练习】 C D 1.上海与苏州、无锡地区的经济联系强度明显大于上海与南京的经济联系强度,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政策 B.历史文化 C.距离 D.城市等级 2.下列关于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经济联系 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苏州与上海的经济联系强度所占比重超过1/2 B.上海对等级较高城市的辐射强度大于等级较低城市 C.苏州、无锡、嘉兴与上海的经济联系强度较低 D.杭州对上海的经济辐射力有一定的削弱作用 二、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影响 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分析 等级 城市 服务功能 辐射范围 超大城市 上海 区域经济中心,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区域发展的龙头和区域协作的纽带,在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 特大城市 南京、杭州 副中心城市,省级经济中心、交通中心 本省及周边地区 大城市 苏州、无锡、常州、宁波等 制造业功能比较突出,受上海影响较大 主要在地级市范围内 中小城市 镇江、扬州、南通、湖州等 局限于市域内的大多数城镇和农村 二、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影响 2、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影响 表现 上海向周边地区释放大量物流、资金流和技术流 途径 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其他城市共享基础设施、创新治理模式 结果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成为最具经济活力的资源配置中心、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和美丽中国建设示范区 三、上海对长江经济带的影响 1、长江经济带的范围: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