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39982

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滨城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 地理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1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7785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河南省,答案,试题,地理,月月,学期
  • cover
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份月考 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16题,共48分) 1.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山东省水资源优化配置、缓解胶东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水利基础设施。读图完成下题。 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建成后计划每年11月至次年2月调水,其原因是( ) A.冬季山东降水稀少,胶东地区缺水最严重 B.冬季黄河含沙量较低,同时可避开春秋季农业用水高峰 C.胶东地区冬季工业生产需水量最大 D.冬季黄河流域的降雪对引黄调水工程的水源有一定的补充作用 2.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全球锂矿储量为2100万吨,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世界对锂矿的需求不断增加。近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锂电池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下图为全球锂储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锂矿是可再生资源,应加强锂电池的回收利用 B.世界锂矿的分布与消费市场基本一致 C.今后几年中国锂矿进口将继续增长 D.世界锂矿主要分布在南半球、东半球 3.读西藏产业结构变化表,完成下面小题。 根据西藏的特殊情况,当地政府提出了“提升一产、壮大二产﹑做强三产”的发展模式,符合该发展模式的做法是( ) A.积极发展特色农牧业,提高第一产业的比重 B.加快特色矿业的开发,限制加工业的发展 C.大力扶持作为支柱 D.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退耕还林还牧产业的旅游业 4.山西省建设能源基地的措施有( ) ①扩大煤炭开采量 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④大量运进石油、天然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下面四幅图中能基本反映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是(Q表示资源量,t表示时间)( ) A. B. C. D. 6.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下题。 上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7.自19世纪后期,田纳西河流域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主导因素是:( ) A.人口激增 B.土地退化 C.环境污染 D.气候异常 8.治理洞庭湖萎缩的主要措施有( ) ①长江中上游山区退耕还林,封山育林 ②洞庭湖区退田还湖 ③洞庭湖区开挖湖泊,加大湖盆 ④长江干流修筑堤坝,加固大堤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量大,降低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是我国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图示意2015年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问题。 影响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能源消费结构 ②国内生产总值 ③能源利用技术 ④地区人口总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的转移过程。据图回答下题。 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A.石化工业 B.汽车工业 C.玩具制造 D.钢铁工业 11.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然后通过多种方法,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实现碳中和,我们应当( ) A.少食,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B.把旧报纸投到“其他垃圾”桶中 C.使用一次性餐具以减少消毒能耗 D.更多选乘新能源汽车或公交出行 12.下图是我国四个限制开发的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关于其生态建设主要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封沙育草,涵养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