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110711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解读课件(共56张PPT)

日期:2025-05-02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48552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 cover
(课件网)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1 2023年8月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综合与实践 2 ppt课件 单元课时分布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 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二) 量一量 比一比 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搭配) 第九单元 总复习 本册教学内容 4课时 19课时 4课时 14课时 3课时 10课时 1课时 3课时 2课时 4课时 (共64课时) 3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理解两数相差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学习并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的有关计算。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l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 =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深化长度观念的建立。 本册教学目标 4 ppt课件 4.初步认识线段,会测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掌握测量的方法;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认识直角、锐角、钝角,能借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并会判断锐角和钝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和立体图形的形状,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6. 正确认读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能珍惜时间。 本册教学目标 5 ppt课件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复习、整理和反思的意识和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册教学目标 6 ppt课件 教材编排特点 l.内容丰富有趣,符合孩子年龄特点。 2.与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深刻感受 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3.注重体验,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 过程。 4.体现开放,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 主人。 7 ppt课件 重点单元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二) 数与代数 8 ppt课件 长度单位 厘米、米的认识 线段的认识 解决问题 二、各单元教材分析及建议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厘米、米的认识 体会测量工具多样化,产生认知冲突,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渗透数学文化 厘米的认识 建立1厘米的表象 〔直接表述后用物体比〕 给出符号表示〔只要求认识〕 测量长度〔怎么对0怎么读刻度〕 米的认识 建立1米的表象 探索操作引入 直观感受 给出符号表示 米和厘米的关系 厘米、米的认识 米和厘米的关系 直接观察米尺〔不探究不推理〕 认识线段 直观感受 线段的认识 画线段〔重点知道怎么画,起点终点〕 线段的认识 建立厘米和米的 长度观念, 假设推理,培养分析推理思维品质 估测 反证〔合理吗〕 解决问题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加 法 减 法 解决问题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解决问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1 不单独安排加减法估算教学,在练习中渗透。 加 法 竖式写法,突出对位的要求 加 法 相同数位对齐 (稳固对位) 不强求从个位加起 加 法 个位相加满十, 向十位进一(个位算起理由,人为规定〕 不同类型进位 减 法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算法要点〔迁移〕十位减起方便吗?为了退位方便,增强概括要求 防止倒着减如:50-24 解决问题 求比一个数多〔少〕 几的问题 画示意图理解数量关系 渗透线段图思想,为线段图做铺垫 解决问题 逐步抽象〔数据很大,练习〕 为线段图作铺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