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118118

【新】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四课 《综合与实践节约1粒米》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课件版)

日期:2025-11-12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5次 大小:6339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课件,练习,课堂,反思,板书,课稿
  • cover
(课件网) 《 综合与实践 节约1粒米 》说课稿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四课时《 综合与实践 节约1粒米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课堂练习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九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四课《 综合与实践 节约1粒米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 让学生感受浪费的危害,通过调查我发现学生在生活中,真正做到节约的家庭真的很少,学生的节约意识更是表现在嘴上,为什么那么多的孩子没有节约意识呢?那是因为他们对水资源、土地资源与我国人口数量的关系状况不太了解,我们国家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国家,要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一粒米、一滴水说起,感悟没有粮食、没有水的痛苦,勾起了学生对自己的生活、周围环境的关注。另外,让每个学生通过每人一天节约一粒米、一滴水来计算一下我国13亿人一天能节约多少,够我们班级同学吃多少天?惊人的数字,让学生很震惊,同时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交流的能力。考虑到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对抽象,学生的年龄较小,抽象逻辑思维较差,还是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对节约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学习了节约用水等的好多方法,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活动,加深对商不变规律的理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节约意识,知道人类为保护环境所做的努力,自觉参与节约行动。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养成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说教学重难点 通过活动,加深对商不变规律的理解。 【教学重点】 要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导,体现先导后教"、进而无为而教"的教学思想。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体现先做后学"、进而自主学习"的学习思想;主要采用了探究发现法、讨论归纳法,调动学生高涨的学习情趣,教师教导学生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张纸,算一算我国13亿人每人每天节约的纸有多重(与同学交流你的算法)? 六、说教学过程 【教师准备】:多媒体 【学生准备】:教师准备装有100粒和500粒米的信封各一个,学生准备计算器一台。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准备装有100粒和500粒米的信封各一个,学生准备计算器一台。 (二)、探究新知 1、情景导入 多媒体出示:播放学生吃饭时漏饭、剩饭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想。 师:同学们, 我国大约有13亿人,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粒大米,全国每天能节约多少大米? 预设:13亿粒。板书课题:节约1粒米 师质疑:你知道13亿粒米有多重吗? 预设:请几个学生回答,不同的学生可能会说出不同的答案,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恰当的评价。 师和学生交流:刚才,我们大家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大胆的猜测,但猜测出的数不一定合理,你有什么办法得出较合理的答案呢?请大家先在小组内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2、节约中的数学问题。 (1)数一数,称一称。 师质疑: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怎样才能知道13粒米有多重?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预设1:抓一把米数一数有多少粒? 预设2:称10g米数一数有多少粒? 预设3:数100粒米来称有多重。 师:方法一:数出100粒米,称一称有多重,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