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129109

27 故事二则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0次 大小:931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故事,二则,教学设计
  • cover
27《故事二则》 教学设计 ———第三关:研读名医扁鹊劝蔡桓侯治病、纪昌学射的故事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了解故事情节。 2.运用精读课文学到的方法,简要复述两个故事。 3.能和同学交流从故事中明白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 根据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简要复述故事;联系词句,明白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师准备 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前置性学习内容 1.课前查找《韩非子》的相关资料,了解扁鹊的故事。 2.完成预习卡。 3.根据“阅读提示”默读课文,思考两个故事蕴含的道理。 情境与任务 活动一:初读课文,了解人物 1.交流一代名医扁鹊以及射箭能手纪昌的故事,说说对这两个人物的了解。 预设:扁鹊(公元前5世纪),战国时期医学家,中医利用切脉诊断的创始人。原名秦越人。年轻时师从长桑君学医,尽得其传。善于诊断,尤精于望诊和脉诊。扁鹊医术高明,既能施针砭,又能用汤熨,因而《史记》推崇他“为方者宗”。 纪昌,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人物,神箭手,以好学和坚韧著称……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资料,拉近学生与文本故事和文本人物的距离,为接下来进行平等有效的阅读对话做好了必要的铺垫。 2.初读课文,读通读顺,认写字词。 (1)自读课文,读通课文。 (2)小组交流,解决生字词。 点拨:“侯”读二声“hóu”,不要读成四声;字形要与“候”区分开;字义可以联系课文理解,“侯”在本文中指的是“诸侯国国君”。“髓”读三声“suǐ”,不要读成二声;可以借助形旁表义的特点,识记字形;字义可以结合“骨髓”一词,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多音字“纪”,作姓氏时读“jǐ”,所以在本文中读三声“jǐ”。 活动二:领会学法,研读《扁鹊治病》 一、读故事,找关键词。 1.默读《扁鹊治病》,画出关键词句,同桌交流完成表格。 时间 蔡桓侯的病情 扁鹊的诊断 蔡桓侯的态度 有一天 病在皮肤 能够治好 不信 2.交流梳理。 时间 蔡桓侯的病情 扁鹊的诊断 蔡桓侯的态度 有一天 病在皮肤 能够治好 不信 过了十天 发展到皮肉之间 可以治好 不睬 十天后 发展到肠胃 还能治好 不悦 又过了十天 深入骨髓 只能等死 不解 五天之后 浑身疼痛 ——— 派人去请 3.小组讨论:明确一个完整的故事还需要起因和结果。 二、借助表格,讲故事。 点拨: 选好讲故事的角度:一是讲扁鹊治病,体现扁鹊医术的高超;二是讲蔡桓侯讳疾忌医,最后病死。 1.小组内借助表格讲故事。要求:把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讲清楚。 2.小组派代表在全班讲故事,全班评论并交流。 (1)从这个故事里,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你想对蔡桓侯说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小组复述、全班评讲的形式,既能激发学生复述故事的兴趣,也能帮助学生主动运用复述故事的方法为今后讲好这一类故事打下基础。 活动三:学法迁移,研读《纪昌学射》 一、巧迁移,讲故事。 1.默读《纪昌学射》,用学习《扁鹊治病》的方法自读自悟,梳理故事内容。 2.列出《纪昌学射》的故事提纲。 预设:(开始)练习不眨眼的技艺→(再次)练习眼力→(后来)射箭能手。 3.同桌互讲故事。 4.小组派代表在全班讲故事。 二、品人物,悟道理。 1.读了《纪昌学射》,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恒心 毅力) 2.交流启示。 点拨: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苦练这门技艺的基本功。而要练好基本功,就要有恒心和毅力。 活动四:课堂延伸,反馈交流 1.说说这节课的学习收获和简要复述故事的方法。 2.请把这两个故事说给家长听。 3.推荐阅读故事《郑人买履》《老马识途》《买椟还珠》和《愚公移山》等。 4.订正预习卡,完成随堂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时,我让学生了解课文讲了什么故事,弄清故事的情节发展。在教学《扁鹊治病》一文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