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147787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3.1 有理数的加法 课件(共19张PPT)

日期:2024-06-01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0次 大小:4762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人教,七年级,数学,上册,1.3.1,有理数
  • cover
(课件网)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3.1 有理数的加法 学习目标 1.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 2.利用加法法则正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温故而知新 比较下列各对有理数的大小关系。 (1)7和4; (2)-7和4; (3)-3.5和-4; (4)-1/2和-2/3。 -3.5﹥-4 -7﹤4 -1/2﹥-2/3 7﹥4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的运动,我们规定向右为正,向左为负.比如:向右运动5 m记作5 m,向左运动5 m记作-5 m. 观察探究 (1)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 m,再向右运动了3 m,那么两次运动后的结果是什么?能否用算式表示? (+5)+(+3)=8 -1 0 1 2 3 4 5 6 7 8 5 3 + 8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引入 在实际问题中,有时也会遇到与负数有关的加减法 例如: 把存入钱记为正数,支出钱记为负数 如果存入8.5元记为+8.5元,支出4.5元记为-4.5元 求结余多少元? 需要计算8.5+(﹣4.5)=? 本节课我们就探究如何计算:负数与负数相加、负数与正数相加、负数与0相加等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5=2 ③ 3+(-5)=-2 ④ 从算式③④中,你发现了什么呢? 算式③④都是异号相加. 那你能概括出运算规律吗? 符号相反的两个数相加,结果的符号与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相同,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动新授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5 m,再向左运动3 m,那么两次运动后的结果是什么?能否用算式表示? -3 -5 (-5)+(-3)=-8 + -8 观察探究 -8 -7 -6 -5 -4 -3 -2 -1 0 1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探究 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左运动5m,那么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如何?可以用怎样的算式表示? 5 5 0 5+(-5)=0 ⑤ 互动新授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根据以上两个算式能否尝试总结同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5)+(+3)=8 (-5)+(-3)=-8 归纳法则 注意关注加数的符号和绝对值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 并把绝对值相加. 结论: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5)=0 ⑤ 从算式⑤中,你发现了什么呢? 算式⑤中,两个数互为相反数相加. 那你能概括出运算规律吗?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结果为0. 互动新授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典例精析 例1 计算: (1) (-3)+(-9) (2) (-4.7)+3.9 解:(1) (-3)+(-9)=-(3+9)=-12 (2) (-4.7)+3.9=-(4.7-3.9)=-0.8 先定符号 再算绝对值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探究 如果物体第1s向右(或左)运动5m,第2s原地不动,那么2s后物体从起点向右(或左)运动了5 m.如何用算式表示呢? 5+0=5或((-5)+0=-5). ⑥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那你能概括出运算规律吗? 互动新授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 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 两数相加,取绝对值 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 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 (3)一个数同 相加,仍得这个数. 2.两数相加时,首先确定 的符号,再确定 的大小,最后将绝对值相加或相减. 绝对值 异号 较大 减去 0 0 和 绝对值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例1 计算: (1) (-3)+(-9) (2) (-4.7)+3.9 解:(1) (-3)+(-9)=-(3+9)=-12 (2) (-4.7)+3.9=-(4.7-3.9)=-0.8 先定符号 再算绝对值 典例精析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若,且a<b,则a+b的值等于( ) A.-2或-10 B.10或-10 C.-2或10 D.2或10 A 2.若=4,=2,且a+b的绝对值与它的相反数相等,则a+b的值是( ) A.-2 B.-6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