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158758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05-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1次 大小:288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编,格式,教学设计,竹里馆,诵读,古诗词
  • cover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竹里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走近王维,感知田园诗歌。 2、品读诗句,感悟恬淡、清新、幽雅的诗境。 3、诵读诗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品析诗句,体会诗人的高雅志趣。 教学过程 (一)动画导入 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曾对自然山水之景有过体察与描写。然而心态不同,所感受到的美也不尽相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竹里馆》,又为我们呈现了怎样的不同的山水情怀呢?让我们走进诗人,走进盛唐,一起体悟诗人内心,欣赏诗歌描绘的美丽画卷吧。 (二)走近作者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进士。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平乱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  (三)写作背景 《竹里馆》当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 (四)吟诵诗歌 1.播放《竹里馆》范读,学生默读。 2.明确诗歌朗读节奏,师范读。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五)赏析诗歌 1.借助注释,疏通诗意。 (1)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2)啸: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 类似于打口哨。 (3)深林:指“幽篁”。 (4)相照:照射我,意思是明月来陪伴我。 拟人修辞手法。 2.赏析诗歌,探究情感。 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起句写诗人活动的环境非常幽静。开头一个“独”字便给读者留下了突出印象,这个“独”字也贯穿了全篇。“幽篁”指幽深的竹林。《楚辞·九歌·山鬼》说:“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竹里馆”顾名思义是一座建在竹林深处的房子,王维独自坐在里面。他的朋友裴迪的同题诗写道:“出入唯山鸟,幽深无世人。”仅诗的第一句就塑造了一个悠然独处者的形象。   次句承上写诗人悠然独处,借弹琴和长啸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我们知道王维是著名的音乐家,所以考取进士后,当上了太乐丞。但是他独自坐在竹里馆中弹琴显然不是供人欣赏的,而是抒发自己的怀抱。“长啸”指拖长声音大声吟唱诗歌,如苏轼《和林子中待制》:“早晚渊明赋归去,浩歌长啸老斜川。”可见弹琴还不足以抒发自己的感情,接着又吟唱了起来。他吟唱的诗也许就是这首《竹里馆》。   诗中写到景物,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幽篁”、“深林”、“明月”。对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个“明”字来形容其皎洁,并无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惯用的陈词。至于第一句的“篁”与第三句的“林”,其实是一回事,是重复写诗人置身其间的竹林,而在竹林前加“幽”、“深”两字,不过说明其既非庾信《小园赋》所说的“三竿两竿之竹”,也非柳宗元《青水驿丛竹》诗所说的“檐下疏篁十二茎”,而是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这里,像是随意写出了眼前景物,没有费什么气力去刻画和涂饰。   三、四两句写自己的内心世界没有人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