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188669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 第2课时 用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案 (表格式)

日期:2024-06-03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5次 大小:42241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格式,教案,一次方程,一元,方法,移项
  • cover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3.2 第2课时 用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内容 3.2 第2课时 用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课时 1 核心素养目标 1.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经历根据具体实际回题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数学模型,培养学生应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2.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通过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具体情境的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参与、勤于思考的习惯. 3.会用数学的语言表示现实世界:学会运用合并同类项解形如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进一步体会方程中的“化归”思想. 知识目标 1.理解移项的意义,掌握移项的方法. 2.学会运用移项解形如“ax+b=cx+d”的一元一次方程. 3.能够抓住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运用移项解形如“ax+b=cx+d”的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相等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主要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生活动: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实际情境,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如何找出相等的关系和列出合适方程呢 ” 现创意书架上已经有一些同学们捐赠的图书,需要分给七(2)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学生多少人? 预设1:等量关系:书籍总数一定. 预设2:设学生人数为x人,根据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得书籍总数为(3x+20)本. 预设3:设学生人数为x人,根据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得书籍总数为(4x-25)本. 师生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所得的方程:3x+20=4x-25板书在黑板上,并提问:“如何解此方程呢?” 设计意图:始终以设计创意书架作为主线,从生活实际问题出发,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所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探究新知 三、当堂练习,巩固所学 小组合作,探究性质 师生活动:根据导入提出的问题,学生分组探究解方程:3x+20=4x-25. 预设1: 解:两边减 20,得 3x+20-20=4x-25-20. 合并同类项,得 3x=4x-45. 两边减4x,得 3x-4x=4x-4x-45. 合并同类项,得 -x=-45. 系数化为1,得 x=45. 师生活动:学生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发现像上述这样解题步骤较为繁琐,发现可以把重复的步骤简化为一步:两边同减20,同减4x.教师规范解这个方程的具体过程,并讲述把等式的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师:某项移项后,有什么变化吗? 预设1:只知道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无法准确描述出移项后可以看作是原来的某一项只是符号发生改变. 例1 解下列方程: (1)3x+7=32-2x; (2) x-3= x+1. 教师活动:请两个学生上台扮演,其他有同学独立完成解方程。教师示范正确的解题步骤。 例2某制药厂制造一批药品,如用旧工艺,则废水排量要比环保限制的最大量还多200 t;如用新工艺,则废水排水量比环保限制的最大量少100 t,新、旧工艺的废水排水量之比是2:5,两种工艺的废水排水量是多少? 师生活动:教师展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代表回答:等量关系是环保限制的最大排水量一定。设新、旧工艺的废水排水量分别为 2x t 和 5x t。可列得方程5x-200=2x+100。教师引导学生完善答题步骤。 三、当堂练习,巩固所学 1.判断下列方程的变形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在括号里打“×”,并改正. (1) 由 3+x=8 得 x=8+3; ( ) (2) 由 6x=8+x 得 6x-x=-8; ( ) (3) 由 4x=3x+1 得 4x-3x=1; ( ) (4) 由 3x+2=0 得 3x=2. ( ) 2.解方程: (1) 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