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203438

《武汉版生命安全教育》七年级 第23课 体育锻炼的健康知识 课件+教案+素材

日期:2025-04-29 科目:校本课程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5次 大小:103767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武汉版生命安全教育,七年级,23课,体育锻炼,健康知识,课件
    (课件网) 第二十三课 体育锻炼的健康知识 【湖北武汉版】七年级 教学目标 1.知道体育锻炼有益处,但要讲究科学性,不能盲目进行,否则会对身体有害无益。 2.学习一些体育锻炼的健康知识。 3.找到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并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 新知导入 找朋友: 我喜欢的体育活动是_____ 新知讲解 所有的体育锻炼都是有益身体的吗? 该如何健康运动?在运动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思考问题: 新知讲解 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这是长期进行体育锻炼的前提。 一、培养锻炼兴趣 新知讲解 你是基于什么喜欢上体育锻炼的? 你是否因为没有兴趣而放弃某项运动? 或者因为缺乏兴趣而无法坚持某项运动? 新知讲解 培养体育锻炼兴趣的方式: 观看体育比赛 与亲朋好友一起 进行体育活动 新知讲解 二、选择活动项目 每项运动都适合每个人吗? 选择体育运动项目,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新知讲解 (1)小强进行了哪些体育锻炼? (2)小强的身体适合长跑比赛吗? (3)小强的事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阅读情境园,回答问题: 新知讲解 在进行体育活动时,除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活动项目外,还要考虑_____ 。 自身的条件 新知讲解 不同人群 不同季节气候条件 青少年活泼好动,可以选择一些带有游戏性质的活动项目,如打篮球、踢足球、爬山、游泳、健美操等 冬季可进行长跑、足球、滑冰等运动, 夏季可进行游泳、篮球、排球等活动。 总之,运动项目可多样化,选择的运动项目要对身体机能产生良好影响。 新知讲解 运动强度是指动作时用力的大小和身体的紧张程度。 三、确定运动强度 新知讲解 运动强度对人体的刺激作用较大。 适宜的运动强度 能有效地促进身体机能的提高,增强体质。 强度过大, 超过身体的承受能力,反会使身体机能减退,甚至损害身体健康。 人物故事解读:苏炳添 2021年8月1日,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苏炳添跑出9秒83,成功闯入决赛并创造亚洲纪录,成为中国首位闯入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运动员。 热爱,追求,魄力与坚持———每天训练两小时 踏实,勤奋,自律———要求十分严格 新知讲解 运动强度:不宜过大 体育锻炼的目的 创造运动成绩 增强体质 (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 控制运动强度最简单的办法: 测定体育锻炼时的脉搏 新知讲解 对于中学生来说,体育锻炼时的脉搏控制在每分钟130 170次较为合适。 不同年龄和机能状况的人在体育锻炼时的最佳脉搏有所不同。 新知讲解 如何确定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 新知讲解 四、控制运动量 运动量指人体在体育活动中所承受的生理、心理负荷量以及消耗的热量,由完成练习的运动强度与持续时间,以及动作的准确性和运动项目特点等因素来决定运动量的大小。 体育锻炼的运动量 运动强度 运动时间 新知讲解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促进心脏和呼吸功能,增加肌肉强度和骨质密度,提高反应灵敏度,减少抑郁感,从而增强体质。因此有不少人认为,“加大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会对健康长寿更有利”。 说说你对以下观点的看法: 新知讲解 回顾情境园,分析小强这一天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是适中还是超过了自身极限?产生了什么影响? 新知讲解 体育锻炼时,合理控制运动量是影响运动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活动量 新知讲解 我们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量。 新知讲解 五、注意合理的呼吸方法 体育锻炼时要有意识地控制呼吸频率, 呼吸频率最好不要超过每分钟25 30次,加大呼吸深度,使进入肺内进行有效气体交换的量增加。 1.采用口鼻呼吸法,即吸气时用鼻,呼气时用口,以减小呼吸道阻力。 2.加大呼吸深度,提高换气效率。 3.呼吸方式与运动形式相结合,呼吸的节奏与运动的节奏相配合。 新知讲解 跑步时,易采用富有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