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206391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礼行天下,和谐你我(含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7次 大小:245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
  • cover
作文主题训练--礼行天下,和谐你我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论语》中说“不学礼,无以立”,《荀子》里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二)我国是千年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今天,“讲文明,懂礼貌”是每个人耳熟能详的标语。然而,在我们身边,时不时会出现这样一些现象:图书馆内随便占座,学校食堂买饭不排队,升国旗时交头接耳,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在公物上乱涂乱画,公开场合大声喧哗,随手丢弃垃圾…… 对于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孔子提倡“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重视“礼”对人格培养的作用;孔子还主张“礼让为国”,治理国家要重视“礼”。 但有人认为,过分强调“礼”会让自己失去个性,做事束手束脚;现代社会,利字当头,国家之间也是利益至上,“礼”只是无关紧要的装饰品。 以上对“礼”的不同看法给人启发与联想,请根据个人阅读与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很长一段时期以来,多数高校对“上课礼”不作硬性要求,大学课堂上几乎不见起立与问好。鉴于此,南京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等先后重拾课堂礼仪,让“上课礼”再现大学课堂。 (2)近日,一名女生发帖称:自己微信回复老板一个“嗯”,结果被老板批评:“和领导和客户都不要回复‘嗯’,这是微信的基本礼仪。”此事引发网友热烈讨论。 作为刚学孔子“礼乐”思想的新青年,你对上述关于“礼”的现象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袋;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华文明以《诗》《书》《礼》《易》《乐》《春秋》为文明源泉,中华民族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曾经谱写了驼铃万里的丝路长歌,也曾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也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我国劳动人民历来重视礼仪修养:“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弟子规》),“不学礼,无以立”(《论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千百年来的文明礼仪之风传承至今,而今的中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诸多竞争和挑战,新的形势赋予文明礼仪新的内涵。新时代的中学生该如何继承发扬文明礼仪的传统? 请你以此为背景,写一篇演讲稿,阐述你的观点,在“传统礼仪伴我行”的主题班会上发言。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卷面整洁,字迹清楚;不少于800字。 答案 1.例文: 礼行天下,温暖你我 自进入幼教接受教育开始,老师就以“讲文明,懂礼貌”教育孩子。正是从娃娃抓起,文明礼仪教育才打下坚实的基础,社会风化才日渐澄化。不过,我们在享受礼仪之邦厚重温馨的气息滋养的同时,还会看到一些有伤风雅,令人大跌眼镜的现象和事情。也正是如此,才让我们的心情“颇不宁静”。 温暖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世界是每一个人都希冀和憧憬的,要达成所愿,就需要我们在处理各种关系时应该“礼”字当先。只有礼行天下,人与人之间才会少去几分凄寒彻骨,多一些脉脉温情。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之风,简而言之当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时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