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4 学生实验:测量密度 1、会使用量筒测物体的体积。 2、会测固体、液体的密度。 3、知道密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4.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 5.通过活动学会利用公式间接测定一个物理量的方法。 教学目标 合作难点 1、能够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 2、通过运用公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不同物质的密度各不相同。 应该怎样测量物质的密度呢? 新课引入 应该怎样测量物质的密度呢? m V=abc 探究新知 m 如何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密度呢? V? 量筒 量杯 量筒(量杯)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其标度的单位通常是毫升,符号为mL,1mL=1cm3. 量程: 分度值: 0-100mL 1mL 1. 测量前,观察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 量筒的使用: 2. 使用量筒时,应将其放在水平台面上。 mL 10 20 30 40 50 mL 10 20 30 40 50 凹面的底部 凸面的顶部 齐平 齐平 水银 水 读数 V2 V1 mL 10 20 30 40 50 1.在量筒内放入适量的水,并记下 水的体积为V1 2.用细线系着石块轻轻地放入量筒内 水中,并记下其总体积为V2 石块体积表达式: V石= V2 - V1 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 思考:“适量的水”中的“适量”标准是什么? 实验步骤: 实验方法:排水法 活动一:测小石块的密度 1. 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为m; 2. 在量筒内放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为V1; 3. 用细线系着小石块轻轻地放入量筒内水中并记下 其总体积为V2。 实验步骤: 小石块的密度:ρ= 活动一:测小石块的密度 合作探究 实验记录表格: 小石块的质量m/g 水的体积V1/mL 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mL 石块的体积V/cm3 石块的密度ρ/g.cm-3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盐水、烧杯 活动二、测液体(如盐水)的密度 方法一: 2.将杯中装一定量某液体,用天平测总质量m2 1.用天平测空杯质量m1. 液体密度: 测量结果: 3.将杯中该液体全部倒到量筒中,读量筒内 液体的体积V (因为体积偏小) 偏大 1.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2. 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3.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 盐水密度表达式: 方法二: 实验数据的记录 烧杯和盐水的质量m1 /g 量筒中盐水 的体积V/mL 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 /g 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g 盐水的密度ρ/g.cm-3 实验总结: 要测量物质的密度依据的原理是什么?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需要哪些测量器材? 测量物质密度的合理步骤通常是先测什么物理量? 后测什么物理量? 3. 在密度表中你可能找不到一个与所测量的密度完全相同的数值,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利用量筒用排水法测固体的体积的注意点: 固体必须不溶化于水,不吸水; 密度比水小的木块的体积的测法。 溶于水的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测量 1.排油法 2.排沙法 吸水性不规则固体的体积的测量 1.吸足水 再测法 2.涂油漆法 3.排沙法 问题: 如果小物体(如石蜡、木块)漂浮在水面,如何测量它们的体积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把石蜡放入量筒水里,用一根细铁丝把石蜡压入水中,记下这时量筒中水面达到的刻度值V2, 两次读数之差V石蜡= V2- V1 压入法: 用细铁丝、细针将物体压入水中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 在细线上系上石蜡和铁块,先把金属块沉入水中记下金属块和水体积V1,再把上面石蜡也沉入水中,测出水、金属块、石蜡的总体积V2 两次读数之差V石蜡= V2- V1 坠入法(配重法): 用密度大的铁块、石块将物体坠入水中 例1. 体积为1m3的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 体积是多少?。(ρ水=1.0×103kg/m3, ρ冰=0.8×103kg/m3) 典例精析 例2. 某省富“硒”的矿泉水资源非常丰富。如果要将其开发为瓶装矿泉水,且每瓶净装550g,则:(ρ酱油=1.1×103kg/m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