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那一定会很好教案设计 课题 那一定会很好 课型 新授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标分析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阅读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阅读3)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阅读6) 2.三年级有了正式的习作练习,学生从写话过渡到习作,应避免学生对习作产生畏难情绪,教学要从激趣入手,使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口语交际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2.教材分析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童话”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有两个语文要素:1.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2.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 课文讲述了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大树,变成手推车、椅子,最后变成木地板的生命历程。在这个历程中,主人公不断转变,每一次转变都是一个愿望的开始,每一个愿望最后都实现了。一粒种子的愿望,经过一段段历程,最后回到原点,这是经历了各种生命体验后的一种回归。 课文想象丰富,内容生动。共十ニ个自然段,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描写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大树的历程;第二部分(第4~7自然段)描写大树变成手推车的历程;第部分(第8~9自然段)描写手推车变成椅子的历程;第四部分(第10~12自然段)描写椅子变成木地板的历程。 课文具有情节反复的特点。文中四次出现“那一定会很好”,突显了“心怀美好,享受生命中每一段历程”的积极人生态度,也使结构更加清晰。 课文插图呈现出主人公经历的手推车的阶段,有助于学生图文结合理解课文,体会主人公平和、愉悦的心情。 3.学情分析 由于生活经验所限,三年级学生对于怎样活着才是很好的状态,并没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所以教学时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一粒种子所经历的一系列变化,来们本会怎样才是好的生活方式。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缩、努”等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 课时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缩、努”等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 评价任务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出并认识生字和词语。 2.引导学生一边默读一边关注主人公在每一段历程中的愿望,以及如何实现了愿望。 教学活动设计 一、揭示课题,设疑激趣 1.揭示课题,板书:9 那一定会很好(学生齐读课题) 2.设置疑问:看到题目后,你有什么疑问吗?(自由发言) 3.教师板书有价值的问题。 (1)谁一定会很好? (2)为什么会很好?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时注意两点。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 (2)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1)教师指导:注意读准平舌音“缩”,翘舌音“吱、拆”,后鼻音“茎”。 (2)识记生字 谜语:“一日”就是“旧”。 4.全班交流,理解重点词语。 拂动:轻轻抖动。 舒服:身体或精神上感到轻松愉快。 吱吱嘎嘎:拟声词。形容物体受压或摩擦时发出的声音。 吃力:指辛苦;劳累;费力,费劲。 三、合作交流,品读感悟 1.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读文。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1)默读课文,把含有“那一定会很好”的句子画出来。 ①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指导朗读:读出泥土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