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219291

六年级科学上册(大象版)第5课疫情与防护(教学设计)

日期:2024-11-2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176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六年级,科学,上册,大象,5课,疫情
  • cover
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秘密 1.5 疫情与防护教学设计 【导入】 本节课分为4个部分。 学习目的 ②新知讲解 ③课外知识 【第一部分:学习目的】 学习目标。 (1)科学观念:了解免疫规划(接种疫苗)的作用。通过学习,了解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2)科学思维:学习使用概念图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 (3)探究实践:通过阅读、整理资料,了解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个人防护的技能。通过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发现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4)态度责任:能够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分析传染病对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影响。 二、课前准备。 (1)材料准备:与新冠肺炎及其他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的诊疗方案、防控措施等相关的资料卡、多媒体课件。 (2)活动场地:教室。 【第二部分:新知讲解】 教师: 细菌、病毒不仅能引起感冒,还能引起很严重的流行病。2019年暴发的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就给人类带来了重大的灾难,我们也都经历了这次疫情。同学们应该能够感受到,这次疫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明显的影响。关于这次疫情,同学们有什么想研究的问题吗? 学生: ①我想知道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什么是新冠肺炎,新冠肺炎为什么传染得这么厉害。 我们小区曾经被封过三次,我想知道疫情严重的地方为什么要对人员进出实行管控。 为什么同样接触过病人,有的人会被传染,而有的人却没事? 调查: 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具有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是已知的第七种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它的宿主包括哺乳动物和禽类等,可通过人类上呼吸道入侵人体,并感染肺心脏、肾脏等多个器官。 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 1.潜伏期1--14天,多为3--7 2.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以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为主要表现。重症患者多在发病-周后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 ③ 关于新冠肺炎的小知识 1.传染源: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后5 天内传染性较强。 2.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 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造成感染。 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或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可获得一定的 免疫力。 ④ 新冠肺炎的个人防护 符合接种条件者均应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并及时进行加强免疫接种。 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 过度疲劳。提高健康素养,养成“一米线”、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等 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住口鼻。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科学故好个人防护,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发热门诊就医。近期去过 高风险地区或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接触史的,应主动进行新型冠状病 毒核酸检测。 新冠肺炎病例的发现与报告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病例或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者,应立即采集标本进行核酸检测或闭环转运至有条件的上级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期间单人单间隔离。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者,进行集中隔离管理或送至定点医院治疗,并按照规定进行网络直报。 【第三部分:课外知识】 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 结论: 传染病的病原体不只有病毒,还有细菌等各 种微生物,人体的免疫系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 以使我们减少被感染的风险…… 人体内的“微型战争” 当细菌和病毒人侵时,人体内的免疫细胞(如白细胞)会进行自卫,保护身体。 也许你感受不到,但你的身体里确实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微型战争”。吃饭时、睡 觉时、生病时……细胞要么在新生、成长、增殖,要么在充当“健康卫士”奋勇杀敌,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