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物体浮沉条件及应用 一、选择题 1.在一支铅笔的下端粘上一块橡皮泥,把它分别置于甲、乙、丙三种不同的液体中,铅笔静止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则铅笔分别在三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的大小和三种液体的密度ρ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 C.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 D.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 2.科学活动小组制作的潜水艇模型如图所示,通过胶管A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就可以使烧瓶下沉、上浮或悬浮。当烧瓶处于如图所示的悬浮状态时,若从A管吹气,烧瓶将会( ) A.瓶内液面下降,艇将下沉,浮力减小 B.瓶内液面下降,艇将上浮,浮力不变 C.瓶内液面上升,艇将上浮,浮力增大 D.瓶内液面上升,艇将下沉,浮力不变 3.关于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实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如图1,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会沉下去一些,但浮力不变 B.如图2,把橡皮泥捏成小船后可以漂浮在水面上,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的 C.如图3,一个潜水艇模型处于悬浮状态,若从试管中抽掉少量气体,则试管将会稍下沉,最终悬浮 D.如图4,学生用形状规则的圆柱体塑料杯自制的浮力秤,浮力秤的刻度特点是上大下小,刻度均匀 4.物体浮在甲液面时有1/5的体积露出液面,物体浮在乙液面时有1/3的体积露出液面,则甲、乙两液体的密度之比是( ) A.5 :12 B.4 :15 C.5 :6 D.12 :5 5.如图所示是小江用矿泉水瓶和小玻璃瓶制作的“浮沉子”。他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朝下,使其漂浮在矿泉水瓶内的水面上,矿泉水瓶内留有少量空气,拧紧瓶盖使其密封,用力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时“浮沉子”下沉,松手后“浮沉子”即上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浮沉子”上浮时,小瓶内上方气压增大 B.适当用力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浮沉子”可能悬浮在水中 C.“浮沉子”下沉时,所受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 D.潜水艇与“浮沉子”浮沉的原理相同 6.潜艇它有多个蓄水仓。当潜艇要下潜时就往蓄水舱中注水,使潜艇重量增加超过它的排水量,潜艇就下潜。关于核潜艇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沉在海底时,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B.潜艇通过改变浮力大小来改变自身的沉浮 C.在海面下匀速下潜时,它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D.在海面下匀速上浮时,它受到的浮力逐渐减小 7.小明用刻度尺、塑料碗、大烧杯(底面积为S)等器材测量金属球的体积和质量,他先在烧杯内放入适量水,再将塑料碗轻轻放入水中,如图甲所示,测出此时烧杯内水的深度为h1;将金属球放在塑料碗中,放入球后的状态如图乙所示,测出此时烧杯内水的深度为h2;将塑料碗中的金属球轻放入烧杯中,如图丙所示,测出此时烧杯内水的深度为h3,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金属球的体积是(h3-h1)S B.烧杯中水的深度:h2<h3 C.金属球的质量是ρ水(h2-h1)S D.丙图中,金属球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 8.如图,一木块漂浮在水槽的水面上,水槽口的上方设有固定的水平金属网(水能倒入但木块不能穿过)。现缓慢向水槽中注水,直到水面与水槽口相平。则木块所受到的浮力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图是( ) A. B. C. D. 9.在“自制密度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按照教材的要求制作了简易密度计,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钠封口(如图所示)。为了给密度计标上测度,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a.将其放入水中,竖立静止后,在密度计上与水面相平处标上1.0g/cm3;b.将其放入密度0.9g/cm3植物油中,用同样的方法在密度计上标上0.9g/cm3;c.接着他以两刻度线间的长度表示0.1g/cm3,整个饮料吸管均匀标上刻度;针对他的实验步骤,下列说法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