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228868

4.1 夯实法治基础 课件(共32张PPT)

日期:2024-06-24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438453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夯实,法治,基础,课件,32张,PPT
  • cover
(课件网) 4.1 夯实法治基础 4.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总目标、基本要求分别是什么?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如何推进法治建设? 5.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自主学习 1. 什么是法治?法治的要求是什么? 2.我国为什么选择法治道路?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认同法治价值观,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明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了解与校园生活密切相关的纪律和日常生活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意识,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守法用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2.初步认识法治的内涵,理解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理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知道建设法治中国的蓝图和要求。 重点:我国选择法治道路的原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和要求。 难点:法治要求实行良法和善治。 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思考:上述情境说明是什么保证了社会生活安全、有序、自由? 交通井然有序 食品安全监督 法庭审判 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 依法治理 探究一:选择法治道路 教学目标 运用你的经验 法治 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亚里士多德 思考:你从上述名言读懂的法治的要求是什么?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孟子 依法治理 好的法律 (立法) 好的治理方法 (执法) 如何治? 什么法? 探究与分享 良法 善治 名言欣赏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部分法律条款已不适应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现状,特别是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强烈呼吁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此,全国人大代表自2018年以来提出修改完善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的议案16件、建议11件。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了未成年人保护法。这些法律的实施,有利于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思考: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都是良法。结合上述材料谈谈良法有什么特点。 良法 1 2 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3 4 5 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 符合公平正义要求 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点拨: 探究与分享 材料一:食品安全法第四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但,毒大米、毒奶粉、毒……屡屡出现。 材料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但校园欺凌或其他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事件仍有发生。 思考:一个国家制定了良好的法律,是否就意味着就有了法治呢? 思考:上述材料说明法治除了要求实行良法之治外,还要求什么? 点拨: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良好的治理 探究与分享 基础和前提 善治 良法 立法 执法司法 体现和保障 法制是指法律制度,侧重于立法层面。 法制 法治 法治强调的是通过法律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侧重于执法、司法层面。 法制与法治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基础和前提 体现和保障 人 治 法 治 主张人高于法或权大于 法,个人意志为最高权威 法律是治国理政的基本依据,法律为最高权威 按个人意志和情感进行治理,极大的任意性和非理性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具有稳定性和一惯性 带来社会发展的不稳定 推动社会有序发展 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 建立在专制和独裁基础上 人治与法治有什么区别? 本质 特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