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美版一年级上册第五课《画汽车》学习设计 一、课标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 表现"领域。汽车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种交通工具。 儿童从涂鸦期开始就对外形各异、功能多样、颜色丰富的汽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孩子们的玩具柜里,小卧车、救火车、大吊车、压路机、冷藏车等玩具汽车种类繁多,他们总是爱不释手。在学生每天的生活中,汽车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承载着他们上下学、外出游玩...这节课从离学生最近的生活事物人手,引导学生通过对汽车的回忆、观察,大胆地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想所思的事物表现出来,从而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 二、学情分析: 1.知识认知基础:汽车作为现在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交通工具,每天上学路上都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车。很多学生家中也都有玩具汽车,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课前安排学生把自己家里的汽车玩具带到课堂上来,同组学生进行观察,十分方便。 2.美术能力基础:在前几个课时的学习中,学生对于各种简单平面图形都比较熟悉,虽然是第一次画比较比较复杂的具体形,但根据生活经验和之前课程的学习,能够把简单的平面图形进行组合。 3.活动经验基础:在此前课堂活动中都有着讨论合作的经验和基础,并能把讨论结果简单运用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之中。 4.心理状态分析:由于会将家里的玩具汽车带到课堂上来,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在玩具上,所以要规范好课堂纪律,到指定环节才能将玩具小汽车拿出来观察,观察完了放回课桌里。 5.学习障碍分析:学生在画汽车的时候往往画得比较小,在作画过程中,最好指导学生先从车轮画起,控制好车轮的大小和距离,然后再画车身,需要绘画出外形新颖、本领高朝的汽车,所以这节课稍外有点难度。 三、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只有两页教材,两页都出示了一些汽车的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的察分析汽车的外形特征。第14页有老式敞篷汽车、可爱的甲壳虫汽车、公共汽车,第15页有救火车的图片,所选择的图片都是以汽车的一个侧面为主,没有明显的透视变化,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教材中还编入了一些学生用多种工具材料以及不同手法表现的汽车。比如:第14页有学生用线描画的可在天空中飞的两栖汽车,水彩笔、油画棒结合画的生活中见到的汽车。第15页有用砂纸画的汽车,也有色块或彩纸线描等不同媒材、不同手法表现的汽车。其中既有表现生活中常见到的汽车,也有自己大胆想象中的汽车,目的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较大的选择余地,拓宽思路。教材中的文字为师生提供了学习画汽车的思路,主题文及“你能认出课中展示的都是什么汽车吗”,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汽车的不同类型。 “说一说、想一想”旨在引导学生观察汽车的外形特征及功能,有助于学生进行构思。“艺术实践”中的文字便于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表现不同特点的汽车。“评一评”目的是巩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关注学生的发展。 四、教学目标: 1.了解简单的汽车相关知识。 2.学会观察分析汽车的外形,概括、表现不同种类汽车的外形特点。 3.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外形新颖、功能强大的汽车。 五、教学过程设计: 1.情景导入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汽车鸣笛的声音。 师提问:听,这是什么声音?你们喜欢汽车吗?它有什么功能? 师利用图片将汽车归类 ①交通代步工具(小轿车、出租车、面包车、公交车、大巴车等) ②生产工具车(救护车、消防车、抢险车、洒水车、挖掘车等) 板书课题:画汽车 2.新课教学: (1)以小组为单位,观察一下桌上汽车玩具及图片,研究汽车的外部只要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可以用什么形来概括?出示汽车零件教具,学生和老师一起拼出一辆部件完整的汽车。让学生了解汽车的外形特点及基本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引导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汽车的种类越来越多了,课件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