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259272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 六年级上册6.1预防新冠肺炎 课件(共17张PPT )

日期:2024-06-2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33220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青岛,预防,17张,课件,肺炎,新冠
  • cover
(课件网) 第6单元 防疫与保健 6.1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症状和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方法。 (2)了解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对人类产生的影响。 科学探究目标 (1)基于所学知识,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信息。 (2)利用模拟实验了解保持安全距离的重要性。 (3)初步掌握个人防疫防护的技能。 科学态度目标 在探究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活动中,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珍爱生命,关注健康。 (2)认识到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学目标 谈话导入 图中的情景你们熟悉吗 他们在做什么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哪些症状 新型冠状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给人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用什么方法可以预防呢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症状 新冠病毒的模样 2019年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是先前尚未在人体内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新毒株,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nCoV”。 2019-nCoV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症状 感染新冠病毒后的主要症状 总体来看,新冠病毒感染的症状有干咳、发烧、乏力等,当然,具体到每个人身上也会出现一些不同的症状,如喉咙疼、头痛、胸闷、腹泻、味觉和嗅觉减退等。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 主要传播途径之一:飞沫传播 飞沫传播,一般是指患者呼气、打喷嚏或咳嗽时将含有大量病毒的飞沫排至空气中,使易感者吸入体内受到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 主要传播途径之二:接触传播 接触传播,一般是指易感者的皮肤或黏膜通过直接接触传染源而感染,或通过接触染有病毒的物品受到间接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对人类的影响 ①新型冠状病毒原始株、德尔塔变异株致病力相对较强,会攻击人体的肺脏、肝脏、肾脏、大脑等。一旦感染,部分患者病情发展速度比较快。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呼吸窘迫或休克等症状,更严重的可能会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②新冠病毒传播途径多,传播速度快。 ③新冠疫情的爆发,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使人们的衣食住行受到了很大影响,使大多数行业受到冲击,造成全球经济下滑。 ④从病毒变异情况看,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病毒变异大方向是更低致病性,更趋向于上呼吸道感染和短潜伏期,新型冠状病毒将在自然界长期存在,其致病力较早期明显下降,所致疾病将逐步演化为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我知道的预防方法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模拟实验:保持安全距离的原因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距离”在火势阻断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政策调整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国家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是否表明新冠疫情已离我们远去,对新冠病毒我们不必再给予关注呢? 2022年12月26日,综合评估病毒变异、疫情形势和我国防控基础等因素,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自2023年1月8日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这是我国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实施“乙类乙管”后,我国防控工作目标将围绕“保健康、防重症”,采取相应措施,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依法防疫,履行防疫义务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根据法律条文的内容,说说自己在疫情期间是怎样履行疾病防控义务的。 查阅资料,针对流行性传染病制订班级防疫计划 拓展活动 选择一种传染病,针对其传播特点,结合班级具体情况,制订班级防疫计划。 总结 (1)填空题。 ①新冠病毒的英文缩写是( )。 ②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 )、( )等。 (2)判断下列说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