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261775

2024届高考作文模拟导写:“音叉效应”导写及范文

日期:2024-05-1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18次 大小:195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导写,2024届,高考,作文,模拟,音叉效应
  • cover
高考作文模拟导写:“音叉效应”导写及范文 【原题呈现】 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音叉是一种常见的调音工具,当把一柄音叉的振动频率调到与防弹玻璃相一致的振动频率时,连子弹都无法洞穿的防弹玻璃就会裂成碎片,这就是音叉效应。 东汉郑玄《诗谱序》中记载:“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以上两则材料告诉我们:人生百事,总有过不去的坎,解不开的难,一旦我们找准“频率”或善于“举一纲”,或善于“解一卷”,一切皆有可能豁然开朗。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解读】 写作应结合两则材料,寻找共性来确定立意,即解决问题要抓住问题的关键。 材料一:音叉效应指对于有的事物,要达到某种效果,不在于你对它的作用力的大小,而在于找准它的脉搏。面对坚硬的防弹玻璃,子弹都“束手无策”,却被一只小小的音叉击碎,关键在于音叉的频率与玻璃一致,找到了击碎玻璃的关键点。因此我们面对问题的时候,只有找到问题的关键,找到问题的要害,才能给出精准治根之策,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实现最佳性价比。 材料二:“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意为“提起渔网的总绳,所有的网眼便都自然打开;理解了重要篇章的内容,其余所有篇章的意义也就明白了。”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抓住事件的关键,许多问题便将迎刃而解。 【立意参考】 ①人生,埋头苦干固然重要,但寻找“一支正确的音叉”,瞄准“关键点”,再大的困难也能战胜。(巧干比埋头苦干更重要) ②方法得当,事半而功倍。 ③反复尝试,抓住关键,方能突破障碍。 ④切中肯綮,找准突破点,人生方高光。 ⑤寻真法以攻坚,抓关键而克难。 【例文】 三种思维: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 音叉调到恰当的振动频率可以破防弹玻璃,“举一纲”可使“万目张”,“解一卷”能让“众篇明”……这似乎是在说“解决问题要抓住关键”的道理,但又失之笼统。关键是什么?怎么抓?为什么抓住关键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果真能迎刃而解吗?上述三例遵循的是同一个逻辑吗?恐怕只有细致辨别分析才能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关键”是什么? 音叉效应的关键是“同频共振”。音叉的频率只有和防弹玻璃的频率一致时,玻璃才会破。在万千频率中找准这一特定频率,可用“筛选-验证法”或者“仪器测定法”。背后的思维模式是由面到点逐个筛选或者以点对点精准测定。前者繁琐低效但技术要求低,后者精准高效但技术要求高。而令人容易忽视的是:音叉破壁是绕开物质防护这样的固化思维,以无形破有形。总之,一是找对关键点,二是不走寻常路。 纲举目张的关键是“层级关系”。渔网有纲有目,网纲控制网眼。怎么控制?网纲连接网线,网线因为受力变形而张合网眼。关键是“纲”与“目”有紧密的联系,并且“目”是可变的。而令人容易忽视的是:只有鱼入网挣扎,扯动网眼,触发这一“层级”机关才会被捕。总之:一是触动,二是联动。这是机制的作用。 解卷明篇的关键是“举一反三”。只有“一卷”和“众篇”之间是类属关系,具有共性,才能“解一卷而众篇明”。“解一卷”小说能让众篇散文“明”吗?不同类。解卷明篇的关键找到独立篇章之间的共性和可借鉴处。要之:一是同气相求,二是引譬连类,三是举一反三。 怎么抓“关键”? 抓关键方法很多,核心是抓准底层逻辑,即用对破解问题的思维模式,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音叉效应的思维模式是逆向思维,精准解局。二战德军绕过法国马其诺防线就是出其不意,战国时期的田忌赛马也是攻其不备。这种求新求异的思维就是突破固有思维和条件独辟蹊径,抓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