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千克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8~30页例1及随后的“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材简析:初步感受物重,知道秤可以称物重,感受1千克和几千克,知道几千克是计量物体重量的单位。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概念; 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实验、交流、归纳中,了解秤的使用方法,体验千克的本质意义;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认识千克,建立单位质量千克的概念。 教学难点:体会1千克是多重。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台秤一个、两袋质量不一样的食品、若干重1千克的物品、若干其他重量的物品 学生:称好自己的体重、带1千克重的物品 教学过程: 【数学小讲师】:细话生活中物体质量的单位 一、课前预习 预习任务: 1.生活中哪些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用什么英文字母表示? 2.净含量是什么意思? 3.你能具体说说生活中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吗? 2.预习展示 (1)称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来作单位,用字母kg表示。 (2)1千克=1000克。 …… 个别展示或者分组汇报 老师:下面我们就来好好研究千克吧! 二、新知探究 (一)测量轻重的方法 出示一袋红枣和一袋膨化食品,提问:这两袋食品,哪袋重一些 从表面上看,这两袋食品包装大小差不多,看不出哪袋轻,哪袋重,你想怎样来比较呢 引导:和同学交流你的比较方法! 相机明确: 方法一:掂一掂:感觉比较压手的就重一些。显然红枣重一些。 方法二:称一称:分别称出这两袋食品的质量,再比较。显然红枣重一些。 (二)秤的认识和使用 知识归纳:比较物品的轻重可以用手“掂一掂”、用秤“称一称” 。其中,在用秤称一称时,要根据所称物体的特点来选择不同的秤。 提问:你知道有哪些不同类型的秤吗? 学生交流的同时,出示第30页“你知道吗”中秤的图片,并追问:你是在哪里见过这种秤?它通常用来秤什么 人们会根据称量物品类型以及质量的大小,选择合适的称。 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用字母“kg”表示。千克又叫作公斤。 出示例1图,提问:先观察左边的秤,在秤面上看到了什么? 明确:左图是以“kg”为单位的盘秤,在没有称重时指针指向0kg。 提问:再观察右边的秤,指针指着刻度几?你知道这袋红枣有多重吗? 明确:指针指着刻度1,表示这袋红枣重1kg。 追问:你能在秤面上找到2千克、3千克和5千克吗? 明确:秤面上指针指到几就是千克。当指针转一圈指在0刻度时,表示秤上物体的重量是5千克,这个盘秤最多能称5千克的物体。 [设计说明:三年级学生对物体的轻重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因此,由比较两袋食品的轻重,引出“掂一掂”和“称一称”的比较方法,再由“称一称”引出对常见的秤和常用的质量单位的认识,既合乎情理,又能有效激活他们的生活经验。认识常见的秤时,相机要求学生说说“它通常用来称什么”,能使他们对相关秤的作用有更清晰的认识。] (三)操作体验—千克是多少 1.小组合作,称出1千克大米,装在袋子里,用手拎一拎。 出示要求:秤大米时,注意要多次少量操作,先放少量的大米在托盘中,再逐渐增加大米的数量,使指针慢慢从0转到1,这时大米的质量就是1千克。把称好的大米放在袋子里,用手拎一拎,会感觉它和1千克红枣的质量差不多。 2.几本数学书大约重1千克?先称一称,再用手掂一掂。 出示要求:秤数学书的方法和此类似,可以一本一本地往上增加,看几本数学书的质量最接近1千克。 3.称一称你的书包,看看大约重多少千克。你能在书包里拿出或放进一些物品,使称出的结果大约是2千克吗? 出示要求:先称书包的质量,如果不到2千克,再放一些物品,如果超过2千克,就拿出一些物品,直到质量最接近2千克。注意少量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