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278258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全册知识点)

日期:2024-11-24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28984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第一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 一、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1.生物的基本特征:①除病毒以外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②生物体能生长、发育; ③生物体可以繁殖; ④生物体生命活动需要能量; ⑤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⑥对外界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应; ⑦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2.仿生学事例:直升机、潜水艇、雷达等。 二、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1.认识右图结构:③—目镜,⑤—物镜;①—粗准焦螺旋,②—细 准焦螺旋;⑥—遮光器,⑦—反光镜;④—转换器。 2.各结构的功能: (1)物像不清晰需调节细准焦螺旋;升降镜筒需调节粗准焦螺旋。 (2)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遮光器和反光镜。 ◎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和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3)区分目镜和物镜:物镜上有螺纹;目镜上没有螺纹。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右图中:甲、乙是目镜,甲的放大倍数小; 丙、丁是物镜,丙的放大倍数大。 (4)调换不同的物镜需要转动转换器。 3.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1)显微镜视野里成的物像是倒像。 (2)物像偏在视野的一边,如何把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物像偏在哪,标本往哪移。 (3)显微镜视野中的黑点可能存在的三个位置:目镜、物镜、玻片标本。 (4)①是低倍镜下的视野, ②是高倍镜下的视野。 对比可知,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内的4点变化: 细胞体积由小变大,细胞数目由多变少,视野的明亮程度由亮变暗,视野 范围由大变小。 4.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②将遮光器的一个适合光圈对准通光孔;③睁开双眼,一只眼注视目镜内;④转动反光镜,看到一个圆形的光屏,叫视野。 (3)放置切片标本: ①放玻片标本,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使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②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注:此时实验者的眼睛应侧面看着物镜,以免压碎玻片标本) (4)观察:左眼看目镜内(右眼同时睁开,便于画图),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像,如果物像不够清晰,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5)收镜(两后,两旁,一垂,一降) 5.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脏了,要用专用的擦镜纸擦拭干净。 三、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观察和实验。(其他方法还有:调查、测量等)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 2.科学探究的重要原则: (1)对照原则,即设置对照实验。实验中,除了要观察的一个因素外,其他因素都必须相同的一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中包含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一组。 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一组,一般是正常状态。 (2)单一变量原则。实验变量(变量),即对照实验中不同的条件。两组实验中一般只能设计一个变量。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到两组对照装置中,只有一个条件不同。 (3)其他原则:①等量原则; ②重复实验原则:如有数据测量时,要多次测量,然后取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精确。 3.观察: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相结合;按照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的顺序;及时记录。观察微小物体时,可以用放大镜或显微镜。 4.调查一般过程:明确目的→选择调查范围→设计调查路线→调查记录→归类、分析、整理→写调查报告。 5.“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实验变量是不同植被;对照组是裸地组;测量时,干湿表不能接触地面,同时应避开池塘、河流等水源;需要多次测量再求平均值。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 生物与环境的三种关系: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影响环境和生物适应环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