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观念主义 只有当观念出色,观念艺术才会出色 《泉》 1917 杜尚相信自己发明了一种新的雕塑形式。他把这种新的艺术制作形式称为“现成品”:一件原本已经制成的雕塑。 观念艺术之父:杜尚(1887-1968) 《艺术家在现场》(2010) 阿布拉莫维奇坐在现代艺术博物馆宽大中庭中央的一把木椅上,前面放着一张小桌子,在桌子的另一端放着一把空木椅。 观众可以做到阿布拉莫维奇对面的椅子上观看这位艺术家进行的每日静坐,并通过这种方式而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阿布拉莫维奇(1946-) 《4'33’》(1952) 不是无声的,没有所谓无声的东西。他说,在第一、“乐章”里,他可以听到外面风吹的声音,而后是雨点敲打屋顶的滴答声:他说,这部作品不是关于无声,而是关于聆听。 约翰·凯奇(1912-1992) 他在美术馆内建造了三个相互连接但用半透明板墙分的空间。这一作品称为《6处18次即兴演出》(1959),按计划分成六幕,每一幕有三个即兴表演。 在卡罗进行尝试的同时,约翰和劳申伯格正在创建美国的波普艺术,他们的艺术纲领在很多方面是相似的,它们都有一颗联通艺术与生活的雄心,约翰和劳申伯格的方法是把商品转化成艺术,而卡普罗则是通过把老百姓变成艺术的一份子 卡普罗(1927-2006) 他以大幅的抽象单色画表达了他的虚空的神秘而富有哲理的感情,不久所有的绘画都用同一种颜色绘成深蓝色。他对自己调配的这一特定颜色十分着迷。以至于把它命名为国际克莱因蓝(IKB),并且申请了专利 新现实主义:伊夫克莱因(1928-1962) 这位艺术家在《空间概念:等待》(1960)中提出了一些有趣的概念。 首先是“解拼贴”的概念-艺术品是由删减而不是增加元素制成。一方面,冯塔纳的介人破坏了一张完美的画布。而另一方面,这又是一个创造:他制作了一件艺术品。 冯塔纳(1899-1968) 米开朗基罗·皮斯特莱托(1933-) 《报纸球》(1966) 贫穷艺术不仅试图根除艺术与生活之间的阻隔。还有不同艺术流派之间的阻隔。他们认为,一名艺术家应该能在绘画、雕塑、拼贴画、行为艺术和装置艺术间游刃有余,并使这些形式融合。 贫穷艺术 在行为艺术《行走的雕塑》里,他便实践了这一理念 当时他带着用报纸制成的一米高的巨球《报纸球》在都灵大街上行走,五花八门的人与其为伴。 《行走的雕塑》(1967) 他在维纳斯的雕塑周围堆满了废弃的二手衣服。他把自己的创作意图表达为把“过去的美丽与当今的灾难放在一起” 《破衫中的维纳斯》(1967) 《无题(12匹马)》(1969) 同为贫穷艺术流派的艺术家简尼斯 库奈利斯。将这运动利用“卑微材料”的反资本主义路线推向施威特和劳申伯格所代表的极端。 他在罗马的一家美术馆展出了他的装置艺术《无题(12匹马)》 简尼斯·库奈利斯(1936-) 激流派的命名 乔治·马修纳斯(1931-1978)从新达达主义艺术运动中发展出自己的理念,他称之为激流派,意思是“流动”。 他在1963年起草了《激流派宣言》,要求在世界上去除“资产阶级的弊病,知识文化专业文化和商业文化”,他允诺激流派将“促进生活艺术,把文化,社会及政治革新的骨干融合为统一的战线和行动。” 约瑟夫·博伊斯也在宣言上签了名。. 《一群》(1969) 包含了许多标志物,他们出现在其作品中,贯穿博伊斯整个艺术生涯:毛毡、脂肪、生存和一种半生不熟的感觉。这些基本模式均源自他经常讲述的他在二战期间担任德国纳粹空军战斗机飞行员的故事 约瑟夫·博伊斯(1921-1986) 博伊斯的行为艺术并不局限于自己的行为和想法,还包含了观众的反应,将他们从通常的半迷糊状态弄醒过来,使之重新具有了生动的自我意识和敏锐的感知力 《怎样向一只死兔子解释绘画》(1965) 在一个名为《我爱美国.美国爱我》(1974)的行为艺术“行动”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