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284041

【吉林版】《家乡》八上 第5课《地震与地震避险》课件+教案+素材

日期:2025-04-29 科目:校本课程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3次 大小:1172821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吉林,家乡,八上,5课,地震与地震避险,课件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家乡》八年级二单元第5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地震与地震避险》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家乡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1)理解地震的形成原理和主要影响因素。(2)学习和掌握防震减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提高应对地震的意识,了解在地震发生时的正确行为和安全应急措施。(4)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参与防震减灾工作,提升社区的防灾能力。 重点 理解地震的形成原理和主要影响因素 难点 如何在实际情况中应用防震减灾知识,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如何保持冷静,采取正确的行动以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我国处在地震的多发区,地震活动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当灾难来临时,我们应保持镇定,采用正确方法,通过自救和互救,找到生命的“安全出口”。(1)面对地震,我们应该如何做好防震减灾工作?(2)当地震发生时,个人应如何采取正确行为以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大声朗读回答问题 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思维。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了解地震与地震避险 讲授新课 活动:通过你所了解的地震发生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结合下面四幅图片讨论:地震还可能造成哪些破坏 (1)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损坏(2)环境的改变,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3)社会秩序的混乱,包括通讯、交通和医疗服务的中断(4)引发经济连锁反应,影响地区甚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地震是什么?通俗地讲,地震就是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引起的地壳震动。当这种积累的力量超过岩层的承受能力时,岩层就会发生断裂或错动,使地壳发生震动,形成地震。小资料吉林省地震局及时应对松原宁江5.7级地震: 2018年5月28日,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地震发生后,吉林省地震局联合地震系统8个单位,组成72人的现场工作队,在震区开展地震流动监测、烈度评定、灾害调查评估等工作。地震示意图 地震的震级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是以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一般而言,5级以上的地震就会对地面建筑物造成破坏。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省汶川县的地震,震级为8.0级,具有震级大、震源浅、破坏力强、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地震烈度表示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动及其影响的强弱程度。烈度的大小与震级、地质构造、震源深浅、震中距和地面状况有关。中国地震多发地区有新疆、四川、台湾、西藏、云南、青海、甘肃、内蒙古、吉林、河北等。中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5个地区,这5个地区是: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西南地区,包括西藏、四川中西部和云南中西部;西部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以及新疆天山南北麓;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一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东南沿海地区,广东、福建等地。 从中国的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中西部直至云南,有一条纵贯中国大陆、大致呈南北走向的地震密集带,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强烈地震,被称为中国南北地震带。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就发生在该带中南段。该带向北可延伸至蒙古境内,向南可到缅甸。中国地震烈度表(GB/T 17742———2020)(节选)注:表中的A1类是指未经抗震设防的土木、砖木、石木等房屋;A2类是指穿斗木构架房屋;B类是指未经抗震设防的砖混结构房屋;C类是指按照7度抗震设防的砖混结构房屋;D类是指按照7度抗震设防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活动: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划分表,回答下面的问题。从松原震后的照片来看,当地的地震烈度应该大致为___6___度。小资料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集中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板块交界地带。例如,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