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元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基本信息 科学 三年级 第一学期 大象版 流动的空气 单元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 组织方式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第四单元第一课时 空气占据空间 2 第四单元第二课时 会上升的热空气 课时信息 3 第四单元第三课时 空气的流动 4 第四单元第四课时 大自然里的风 5 第四单元第五课时 我们来制造风 二、单元分析 (一)课标要求 学习内容 三年级学习目标 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生离 对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进行 不开的气体,能够占据一定的空 一个深入的学习,了解空气,知 间。 道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描述热空气上升以及上升后 空气变热会上升。 冷空气进行填补的现象。 热空气走了以后其余的空气 能有依据地对空气具有流动 进行补充,体现了空气是一直在 性作出假设,并能自行设计实验 流动,不是固定不变的。 进行验证,会记录;能借助烟雾观察空气的流动,并能描述。 了解自然里的空气受热不均 知道大自然里也有空气流动的原因以及海陆风形成的原因。 的现象,空气流动会形成风。了 解海陆风与中国季风的成因。 了解风对人类而言,既有有 例举生活中有哪些方法可以 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为科 制造风。 学唯物辩证世界观的形成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 1.知识框架 2.内容内在逻辑分析 大象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流动的空气》是一个综合的探究单 元,学习内容是空气,它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围绕空气的 “常见性、重要性、混合性和物质性”这四个方面进行。在小学生的 认知中,空气是熟悉且常见的物质,但是它又非常特殊,既不像岩石、 木头一样容易直接被感知到,也不像水只含有一种物质。所以,认识 空气要从不同的视角去进行。从物体的视角去学习空气的特征,从运 动与变化的视角来认知空气。 本单元侧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其中最主要的是“提出假 设”。在科学学习中,三年级的学段目标是“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 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 提出假设”。在本单元的学习设计中,空气能够被直接观察,无论是 第一课的《空气占据空间》,还是第三课的《空气的流动》,都需要 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假设。另外,在本单元中,是学生 学习事实性知识的阶段过渡到学习因果性知识的阶段,标志着学生学 习物质科学知识的类型和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本单元一共由 5 课组成 分别是:《空气占据空间》、《会上升的热空气》、《空气的流动》、 《大自然里的风》、《我们来制造风》,课题即表明了每节课要达成 的科学概念学习目标。 (三)学情分析 通过两年的科学课学习,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得到了一定提高, 大部分学生已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学生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 设计实验计划,进行实验验证,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 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三年级的学生都喜欢实验, 但孩子们只是凭自己的兴趣边玩边做,导致于观察不仔细,实验无序 操作,科学探究的习惯尚未养成,有些学生常常使学习任务难以按学 习计划完成,要求老师调整课时进行帮助。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学生对空气有所了解,知道了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它无处不在,知道了风的形成是因为空气流动,学习并且描述了热空气上升以及上升后冷空气进行填补的现象,他们也列举出了生活中常见的形成风的一些方法,同时,知道了辩证的看待风的好处与坏处。 学生通过作出假设,合作制定出实验方案,同时,自己也在实验中观察实验现象,根据现象探究了结果的成因。通过实验更好的锻炼了自己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也在实验学习中养成了认真观察、主动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良好习惯。 学生在流动的空气这一单元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科学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