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285029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单元过关卷

日期:2024-06-0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9次 大小:885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学期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单元过关卷 一、单选题 1.(2023八上·紫金期末)周恩来说:“这次事变,中共并未参与。只要蒋先生抗日,共产党当全力以赴,并号召全国拥护国民政府,结成抗日统一战线。”材料中周恩来所指的“事变”发生于(  ) A.1931年9月18日 B.1935年12月9日 C.1936年12月12日 D.1937年7月7日 2.(2022八上·鞍山期末)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尽管局势还动荡不稳,但是国共重新合作的大势不可动摇。国 共重新合作的主要任务是(  ) A.打倒军阀 B.推翻帝制 C.团结抗日 D.民主建国 3.在中日民族矛盾不断加剧的时刻,全国人民都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的侵略。1936年,首倡大义,弃生死而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的两位爱国者是(  ) A.朱德、叶挺 B.贺龙、刘伯承 C.张学良、杨虎城 D.佟麟阁、赵登禹 4.(2022八上·白云期末)1936年,范文澜在《大丈夫:范文澜说英雄》序言中写道:“每当外力入侵中国的时候总有许多忠臣义士,用各种方式参加民族间悲壮的斗争……他们拼出血和生命,去保证民族的生存。”作者上述言论的目的是(  ) A.呼吁民众弘扬民主精神 B.强调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C.督促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D.唤起民众抵御外来侵略 5.(2022八上·东城期末) 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将“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你认为下列哪一地点应作为“十四年抗战”的起点(  ) A.北平 B.卢沟桥 C.南京 D.沈阳 6.(2022八上·金平期末)2020年上映的电影《八佰》中描述了这样一幅场景:上海市商会昨日(1937年10月28日)下午四时,设法由一女童子军递送一面国旗,六时许,当人们看到这面中国国旗迎风招展在四行仓库楼顶时,租界内男女老少一片欢腾,高呼“中华民族万岁”。这一事件(  ) A.就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B.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发生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 D.反映全民族共御外侮的精神 7.(2022八上·金平期末)如图分别是《拉贝日记》与《新中华报》节选,两段材料共同佐证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1937年12月16曰:我开车到下关去勘查电厂,中山北路上都是尸首……城门前面,尸首堆得像小山一样……机枪声响个不停。 ———《拉贝日记》 首都沦陷,敌军于十三日进城,到处纵火狂烧。……此空前大火,使全城居民无时不在惊骇恐怖之中,其延烧区……所有高大建筑及商店房屋,均付一炬,断垣颓壁,焦土无垠,凄惨情况,目不忍睹。 ———《新中华报》 A.北京 B.南京 C.武汉 D.重庆 8.“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诗中反映的事件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是(  ) A.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D.开创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9.(2022八上·甘井子期末)“翻开日历,异常普通的12月13日,这一天却应该是每个中国人不该忘记的历史,这一天是血的事实,300000的中国人在机枪的扫射下,在刺刀的刀口下,倒在血泊之中。”以上文字是希望大家铭记(  )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俄国割占中国大片北方领土 C.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烧杀抢掠 D.日本侵略者制造南京大屠杀 10.(2022八上·平桂期末) 1937年4月5日,国共两党首次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来祭拜黄帝,并发表祭黄帝陵文。祭文反映出(  ) 共产党 祭黄帝陵文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国民党 祭黄帝陵文 丑虏蚩尤,梗化作乱;爱诛不庭,华夷永判。仰维功业,广庇万方; 佑启后昆,恢廓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