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地理 第一章 第一节 认识地球面貌 地球是圆形的吗?人类是怎样知道的呢? 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能够通过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重点) 通过观察,认识地球仪; 地球和地球仪 地球的形状认识过程 探究学习:阅读课本,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并将下面的过程排序。 ① ② ③ ④ ③②④① 地球和地球仪 地球的形状认识过程 盖天说起初主张天圆像张开的伞,地方像棋盘,后来改为天像一个斗笠,地像覆盖的盘,日月星辰随天盖而运动。 猜想阶段: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 ———《周髀算经》 其言天似盖笠,地法覆盘。 天地各中高外下。 ———《晋书·天文志》 地球和地球仪 “天圆地方” 了解展示:“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在中国古代的建筑、货币等方面均有表现,你都知道哪些? 方孔圆币 天坛 四合院 地球和地球仪 地球的形状认识过程 浑天说认为,“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的关系犹如蛋壳包着蛋黄。 猜想阶段: 地球和地球仪 地球的形状认识过程 观察怀疑:后来人们根据月球和太阳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一个球体,于是有了“地球”的概念。 地球和地球仪 地球的形状认识过程 证实阶段:麦哲伦船队在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下进行航海探险。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最先证实地球是个球体。 读图思考,麦哲伦船队一次经过的海洋? 大西洋 太平洋 印度洋 大西洋 地球和地球仪 地球的形状认识过程 卫星证实: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加加林,苏联航天员 美丽的“蓝色弹珠” (the blue marble) 地球的第一张卫星照片 盖天说 浑天说 月食说 麦哲伦环球航行 地球卫星照片 猜想 推测 实践 科学技术 结合所学,简要说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并谈谈你的感悟。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给你怎样的启发? 1.科学需要实践来证明。 2.科学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3.科学需要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地球和地球仪 活动:探究学习 合作探究:你能在生活中发现哪些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海边看船 驶向海港的船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月食是地球挡住太阳,所以如果影子是圆的,就证明地球是圆的。 活动:探究学习 地球和地球仪 活动:探究学习 合作探究:你能在生活中发现哪些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1 2 【站得高看得远】 由于我们在地面上视野比较窄,只看到地表很小的一部分,如果越往高出走,视野就会越开阔,看得越远,就能感觉到地球是曲面的了。 现在利用人造卫星不仅确证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 地球和地球仪 地球的大小 读图认图:人造卫星不仅拍到了地球的真是形状,而且精确的测量了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表面积约5.1亿km2 相当于400米操场跑道的100000倍! 相当于729亿个7000平方米的足球场! 最大周长约 4 万千米 表面积约 5.1 亿平方千米 地球和地球仪 地球的大小 读图思考:比较赤道半径、极半径你有什么发现?平均半径是极半径和赤道半径的平均数吗? 极半径 赤道半径 极半径 约6357千米 赤道半径 约6378千米 地球和地球仪 地球的真实形状 思考分析:通过分析地球的大小数据,你能说出地球的真实形状吗? 【地球的形状】 地球并非正圆球,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略长,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和地球仪 活动:探究思考 小组合作探究:结合地球的大小数据,小组合作讨论分析下列学习任务。 假如你沿赤道绕地球步行一圈,若每天走50千米需要走多少天? 想一想地球上什么地方能“坐地日行八万里”呢? 赤道约4万千米,需要4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