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301643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课件

日期:2024-05-1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1876749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4课,沟通,中外,文明,丝绸之路,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公元前一世纪的一天,在距离中国万里之遥的西方罗马,执政官凯撒穿着华丽的丝绸长袍出现在剧场时,引起其他贵族们的热议。当时的罗马,绝大部分人还只能穿着亚麻和毛织品。所以当时的人们都纷纷猜想: ·这衣服的材质是什么? ·它从哪里来? ·它是怎么来到欧洲的? 秦 敦煌 阳关 玉门关 汉代人把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即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 汉初西域形势图 张骞[qiān]通西域 奴役 侵犯 合作 1.背景: ①西汉初年,西域小国林立,受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如大月氏[zhī]; ②匈奴不断向中原进攻,使汉王朝十分被动。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壁画(敦煌)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①时间: ②目的: ③经过: ④作用: 公元前138年(第一次) 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张骞两度被匈奴扣留,13年后返回长安 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路线图 公元前138年,张骞从长安出发,经匈奴被俘,匈奴对张骞威逼利诱,却始终没动摇他的决心。被困十年后,张骞逃脱,继续西行。沿途戈壁沙暴炎旱,葱岭风雪刺骨,不少随从客死途中,但仍最终抵达大月氏。归途时张骞又被匈奴所俘。公元前126年,匈奴内乱,张骞逃归。后张骞随军出征,被封“博望侯”。 张骞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的开拓精神与坚定不移的爱国信念值得我们学习。 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①背景: ②时间: ③经过: ④作用: 西汉对匈奴的战争获得巨大胜利(漠北战役) 公元前119年(第二次) 张骞率领使团走访了乌孙等西域国家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汉书·张骞传》 古代称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为凿空,张骞第一次开辟了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所以称“凿空”。 材料一: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虽未达到联合大月氏的目的,但同西域各国建立了联系,知道了许多西域地区的山川、地形、物产、人口、风俗等,此后,汉朝与西域诸国互派使节,互通商旅。———《秦汉,一个民族强盛的起点》 材料二: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中西交往的通道。后来汉朝在通往中亚、西亚的路线上修道路、设驿站、筑长城,为来往使团、商旅提供食宿、交通和安全保护,形成贯穿东西的交通要线。 想一想:张骞出使西域,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①促进汉朝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与往来,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 ②推动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基础。 1.背景: 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1877年,德国学者李·希霍芬把公元前114年至127年间,中国与中亚、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 张骞是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而非开辟了丝绸之路。 2.路线 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道,从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自车师前王廷随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为北道。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宛、康居、奄蔡、焉耆。———《汉书·西域传》 长安 欧洲 河西走廊 新疆地区 中亚西亚 丝绸、漆器、开渠、凿井、铸铁 核桃、葡萄、石榴、苜蓿、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乐器、歌舞 ①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②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3.意义: 想一想:丝绸之路的开通需要哪些条件? ①张骞通西域奠定了基础;②击败匈奴为丝绸之路创造了和平环境;③西汉大一统的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地位 4.海上丝绸之路: ① ② 汉武帝开辟海上丝绸之路: ①从山东沿岸出发,穿过黄海到达朝鲜、日本。 ②从东南沿海出发,经中南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