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衣架的联想》人美版义务教育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十三课的教学内容。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型: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艺术家的作品,根据生活中衣架的形状特点,经过想象、设计、加工可以制成新的作品。(审美感知、创意实践) 2、学会联想的方法,能够运用依形联想、组合联想的方法进行设计创作,发现身边物品的设计价值。(艺术表达、创意实践)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制作过程中学会综合使用材料,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美、社会美、艺术美。 (文化理解)教学重点: 根据衣架的形状特征进行设计,通过联想、想象,利用多种方法制作成新奇有趣的作品。 教学难点: 巧妙利用衣架形状设计制作。 教学策略:、、、、、、、、、、运用教学课件,微课微视频,小组讨论研究等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启发联想与组合的创意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思维设计新颖独特的艺术作品。 教学准备: 制作材料,衣架,范作,微课,微视频,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对比分析感知联想 出示毕加索作品图片牛头。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件有趣的艺术作品,大家看它像什么? 生:牛头 师:对!它就是西班牙艺术大师毕加索的作品,经过毕加索的奇思妙想,它已经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雕塑作品。请大家猜猜看,你能认出它们是自行车的哪个部件吗? 生:自行车的把手和座椅。 师:对,它是用自行车的把手和座椅组合而成的。大师的想法真有趣。在我们身边也有一件普普通通的日用品,(拿起衣架)今天就让我们向大师学习,将这个普通的衣架变为有趣的艺术品吧!出示课题:衣架的联想 【设计意图】从艺术大师毕加索的作品入手,引导学生大胆联想,激发学生对身边的物品产生创意设计的欲望,启发学生创新表现,揭示本节课的研究对象。 二、回顾知识展开联想 师:老师在每个小组的桌面上都摆放了一件衣架作品。请同学们对照任务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桌面上的衣架作品展开研究,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我们的探究任务: 1.衣架变成了什么? 2.使用了哪些方法呢? 3.作品使用了哪些材料?4.它的巧妙之处在哪里? 师:大家听清楚了吗?看看哪个小组研究的最深刻。计时三分钟现在开始! 师:各个小组探究的非常认真,请各小组的组长到前面来汇报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吧! 1.小汽车衣架:依形联想让衣架作品更生动。 板贴:依形联想 2.饮料衣架:变换角度可以让我们产生更多的联想。 板贴:改变角度 3.剑龙衣架:辅助材料的添加让作品更形象。 板贴:添加辅助材料 4.旋转木马:我们还可以根据衣架的不同造型进行创意去。 5.鱼:多个衣架的组合可以拼摆成更多有趣的造型。 板贴:组合联想 6.派大星:剪贴添画的运用可以让作品变得更加生动。 师: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请你说说这几幅作品是用我们学过的什么方法制作的呢? 课件:依形联想、变换角度、辅助材料、剪贴添画、组合联想师:一件好的作品离不开巧妙的拼摆和丰富的联想,再加上辅助材料的运用,就会形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设计意图】教给孩子联想的过程是层层递进的,孩子对物品由感知,到小组讨论,再到总结方法,这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主梳理的过程,更是关注学生表现的过程。 三、巩固新知联想创新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带来的衣架,说说看,你准备把你的衣架变成什么呢? 生:蝴蝶、飞机、毛毛虫、小男孩、小鹿等 【设计意图】: 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结合自己手中的衣架外形,通过自己喜欢的方法大胆创想。 四、作品示范,创趣学习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老师仿佛看到了未来小设计师的模样,老师也设计了两个衣架作品,请同学们看看老师制作的完整过程,思考一下,老师是按照什么步骤来制作的呢?播放课件拼摆组合—联想构思—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