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308073

科学大象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2.1《雾和云》课件(共16张PPT+视频)

日期:2024-06-2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1606012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科学,雾和云,PPT+,16张,课件,大象
  • cover
(课件网) 雾和云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云和雾来自哪儿呢 雾 自然界中哪里有雾?哪里有云? 云 一、猜想假设 回想一下对雾的经验和认识,猜一猜雾是怎样形成的。 我认为…… 钻到雾里感觉空气很湿润,我猜雾的形成需要潮湿的环境。 早上比中午、山上比山下见到“雾”的时候多,我认为,温度高低可能也会影响雾的形成,温度越低越容易形成雾。 二、事实证据 模拟雾的形成 实验步骤:①在杯子里装入3/4的温水,用来模拟自然界中因蒸发而导致的水蒸气聚集的潮湿环境。②将冰块放在杯口上方约2厘米处,观察杯口周围的变化。这个过程模拟的 是水蒸气上升后遇到低温环境的情形。③将冰块 移走再放上,反复几次,观察并记录杯口发生的 现象。 能产生较多水蒸气,造雾效果明显 三、处理信息 整理我们获得的信息,与大家交流雾是怎样形成的。 实验现象:①温水杯。放上冰块之后,在冰块周围会产生一层像雾一样的“_____”;移开冰块之后, “白气”消失。②冷水杯。放上冰块之后, 没有明显变化。 实验结论:_____且_____才有可能形成雾。 白气 水蒸气足够多 遇冷 地球上的水在太阳光照射下,不断从水面、陆地和植物表面蒸发、蒸腾,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就会凝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气中,就形成了雾。 水 水蒸气 小水滴(雾) 蒸发 冷却凝结 四、迁移应用 根据雾的形成,和同学们交流、推测云是如何形成的。 云其实就是高空中不接触地面的雾。它同雾的成因是一样的,也主要由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 雾和云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课堂回顾 实验步骤: (1)在玻璃杯里装入3/4的_____,用来模拟自然界中因蒸发而导致的水蒸气聚集的潮湿环境。 (2)将冰块放在杯口上方约2厘米处,观察杯 口周围的变化。这个过程模拟的是水蒸气上升 后遇到低温环境的情形。 温水 课堂回顾 实验现象: 放上冰块之后,在冰块周围会产生一层像雾一样的“_____”;移开冰块之后,_____。 实验结论: 雾的形成需要_____和_____的环境。 白气 “白气”消失 潮湿 低温 (1)实验中出现的“白气”是_____(填“水蒸气”或“小水滴”)。 (2)“平明江雾寒,客马江上发。”这句诗中体现了雾的形成需要满足的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要_____,二是_____含量要充足。 (3)地球上的水在太阳光照射下,不断从水面、陆地和植物表面蒸发、蒸腾,变成_____,_____遇冷就会凝结成许多_____或_____,它们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气中,离地面较近的是____,在高空的是____。云和雾的本质是一样的。 小水滴 水蒸气 水蒸气 水蒸气 小水滴 小冰晶 低 雾 云 常考题型背记 一、判断题 1.雾霾天气对我们的生活基本没有影响。 ( ) 2.深秋昼夜温差较大,水蒸气遇冷会迅速凝结成雾。 ( ) 3.云和雾都是降水的一种形式。 ( ) 4.云和雾都是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它们本质上一样,只是距离地表远近不同。 ( ) √ × √ × 常考题型背记 二、选择题 1.下列关于雾和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雾和云都是液态,不可能是固态 B.雾在地表形成,云在高空形成 C.云在有风时移动速度较快 2.如图,用水壶烧开水,水沸腾时看到的“白气”是( )。 A.水蒸气 B.小水滴 C.热空气 A B 常考题型背记 3.课堂上做“模拟雾的形成”实验时,不往杯子中加冷水的主要原因是( )。 A.还没开始实验,雾就显现出来了 B.杯子里水蒸气少,造雾效果不明显 C.会快速形成雾气,不便于观察造雾过程 4.( ),越容易形成雾。 A.气温越高 B.空气越干燥 C.空气中的水蒸气越多 B C 常考题型背记 5.刘禹锡的《浪淘沙》中写道“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这里描写了太阳升起后雾就会消散,原因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