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311744

2024年高考语文考场作文迅速成文方略 第08讲:把事说圆 把理说透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68362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4年,高考,方略,成文,迅速,作文
  • cover
第8讲:把事说圆,把理说透 学生作文常犯“骨感有余、血肉不丰”的毛病,文章要么是一笔流水账,要么是一堆事件的硬性罗列,也就是“有话不会说”。为此,本讲特教考生如何把事说“圆”、把话说“美”、把理说“透”。 技法1:分解法———分解细化 扩张膨胀 分解法适用范围很广,如分解细节,分解画面,分解话题,分解论点等等。 ①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如果细节是一个动作过程,可以将其分解成一连串细微动作,运用最为精炼传神的句子,最为准确的动词和形容词来传达人物的精神风貌。 ○原文呈现 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床前,她就那么站着,手里抱着毛毯,眼睛楞楞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世界上任何形容母亲的好词都加到上面也不为过。 ○升格展示 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床前,她就那么站着,手里抱着毛毯,眼睛楞楞地看着我。我分明地感觉她的目光在我的头发上抚摸,妈妈好长时间没有爱抚我的头发了,她在回忆那逝去的岁月吗?妈妈的目光抚上了我的眉,漫上了我的眼,我的眼珠不自觉地转动了几下,她的目光便一如我儿时她那双温柔的手,轻轻地按摩着我的眼睑,我知道她在让我好好睡眠。 ○对比点评 原文用“楞楞”一词来摹画妈妈的眼神后,总给人意犹未足的感觉,小作者没在最能体现母爱的“眼神”上停留,没有形成叙事的高潮,文章的感染力就不是很强。升格片段将妈妈看我那一动作进行了细细地分解,用一个慢镜头将妈妈看我的那一瞬间延长,把每一个细微的变化细致地展示在读者面前,让妈妈的目光从我的头发上移向我的眉毛,我的眼,并用细腻的心去揣摩妈妈的心理,这样便把母爱表达的淋漓尽致。 ②分解画面,简笔描摹。 分解细节是准确传神地描写人物的重要手段,如果细节是一个静态的画面,我们可以运用白描的手法对表现人物的细节进行分解,将其分解成若干个点进行简笔描摹。 ○原文呈现 外面北风呼啸,风雪满天。晚上,父亲从风雪中匆匆归来。昏黄的灯光下,他仿佛是一尊未完成的泥塑,任你是再无情的人,看了也要顿生怜惜之情的。 ○升格展示 外面北风呼啸,风雪满天。晚上,父亲从风雪中归来。在昏黄的灯光下,他仿佛是一尊未完成的泥塑,头发和眉毛上的土被雪润得湿湿的,过去曾湛蓝的中山服,现在已经褪色得不成样子了,而且被里面的棉袄撑得鼓鼓的,雪在鞋的边沿上开始消融,连同泥土一块渗到地上,留下两个鞋底形状的泥圈儿。 ○对比点评 原文写父亲从风雪中归来,只有一句“未完成的泥塑”,比喻虽然形象,却过于简单。升格片断先将父亲描摹成一尊未完成的泥塑,然后抓住泥塑的细部进行分解,描写被雪润湿的头发和眉毛,被棉袄撑得鼓鼓的已经严重褪色的中山服,以及沾满积雪的鞋子。更妙的是:还进一步分解到了父亲鞋子“边沿上”开始融化的雪,地上印下“两个鞋底形状的泥圈儿”,呈现出强烈的现场感,准确传神地表现了父亲雪夜晚归的艰辛,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③分解话题,化大为小 话题分解是话题作文立意时经常采用的方法。话题的分解就是把一个基本话题分解为若干子话题的过程及方法。它可以是宏观的分解,也可以是微观的分解。宏观分解是审题立意时发散思维,将话题分解出若干子话题,然后选择一个子话题进行作文。微观分解则对宏观分解派生出来的子话是进一步细化和深化,生出更多的角度,更小的写作切入点,使文章血肉丰满。 具体分解方法,可以采用概念切割法,即对概念进行分类,化成若干小类,从中选取一类进行写作,如以“路”为题,可把路分为乡村之路、校园之路、城市道路、崎岖山路、直路、弯路、正路、岔路,学习之路、人生之路、成功之路、希望之路,等等。也可以采用限制话题法,即在概念前后添加词语,以“路”为题,可写开路、修路、引路、迷路、我的成长之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